全能银行制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离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是金融史上两种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多年以来,对这两种银行体制的优劣在理论界有广泛的争议,至今没有结束。在西方漫长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这两种体制都体现出了其与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一面,反映了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对金融体制的不同要求。全能银行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不同形式,分离银行体制与全能银行体制孰优孰劣,我国银行体制现行状况与未来发展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题为《全能银行制的研究》,就是力图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比较研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一、提供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本部分首先阐述了分业和合业的界定;然后在定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基础上定义了全能银行体制与分离银行体制,提出了比较分析金融体制的三个标准,即效率性标准、稳定性标准和公正性标准;最后叙述了全能银行的市场组织结构及不同结构的比较。 二、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的银行体制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而形成不同的银行体制即它的演变过程和特点。继而分析了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银行体制的原因。 三、分析比较全能银行体制与分离银行体制的相对优势的劣势。全能银行体制的主要优势在于效率;其劣势在于体系的稳定性较差和由于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公正的缺失。而分离银行优势在于体系的稳定性和公正,劣势在于效率较低。两种体制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但从典型国家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分合的历史与现实分析,全能银行体制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原因。 四、叙述了我国银行体制分业与合业的历史沿革,对中国银行业现行模式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发展全能银行体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制备了机夹式金刚石厚膜刀具,通过切削试验研究了金刚石厚膜刀具精密车削LY12铝合金时切削用量(进给速度vf、切削速度v和切削深度ap)对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 病例资料男,53岁。以腹痛6小时、突发意识不清5分钟入院。患者于早餐后出现持续性腹痛,在外院就诊,查血白细胞9.11×10^9/L,中性粒细胞0.815,血小板97×10^9/L,血淀粉酶46U/L;
目的分析阴囊淋巴管瘤的误诊原因,以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阴囊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阴囊肿胀为主要表现,超声和CT检查提示阴囊占位性病变,右侧附睾增大
1病例资料48岁。因停经9个月,要求终止妊娠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7年8月15日,一直认为绝经未就诊,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2周前自觉胎动就诊,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在1994年所有发达国家完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以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问题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