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值管理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弱有效性下的特殊产物,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首次被施光耀先生提出,发展历程仅有十余年,但其本质与国外的价值管理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资本市场体现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方式。本文以万科(000002)作为案例公司,通过模型分析和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梳理市值管理的国内外文献,从市值管理的内容、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了解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次,论述了市值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市值管理评价模型,并根据万科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得出一套符合案例公司的评价模型。再次,从模型所涉及的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万科市值管理的现状,再通过经济增加值和市值管理评价模型进行绩效评分(选取2007年—2016年年报数据),通过对万科市值管理中的价值创造能力评价、价值实现能力评价,来挖掘万科市值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案例公司存在的不足从盈利能力、股权激励、资本运作等方面提出相关市值提升建议。总体来说,万科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及时的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其市值管理还存在不足。自上市以来,万科通过运用不用的手段使股本增加了近3倍,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到21.83%,但与市值进行对比,发现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市值却未有大幅增长,在2015年之后,股价开始大幅攀升,市值高达3000亿元,这是该公司市值以业绩为基础的合理回归。可见万科为了应对“野蛮人”敲门,以及长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就应该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全面提升市值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