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分析科学工作者为了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要求,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光学或者电化学检测DNA的方法。本论文将分子信标与光敏反应、电化学反应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了电沉积法固定电化学发光试剂Ru(bpy)32+于电极表面的可行性和利用该电极制备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可行性。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部分,对DNA的结构及常见的检测方法,分子信标的含义及检测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电化学发光原理及其应用,Ru(bpy)32+电化学发光原理。(2)首先对基于分子信标的光致电化学新型DNA传感器中所必须的单线态氧电化学捕获探针进行了选择研究。研究了一系列活性氧清除剂(芦丁、多巴胺、肾上腺素、异烟肼、抗坏血酸等)捕获亚甲基蓝光敏产生的单线态氧前后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发现芦丁和多巴胺可以与光敏产生的单线态氧反应,且在反应之后芦丁和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峰电流有明显的降低。本章中对光敏反应中产生的活性氧的种类进行了判定;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磷酸缓冲溶液的p H=7,芦丁浓度为1×10-5 mol/L,亚甲基蓝浓度为1×10-6 mol/L时,芦丁捕获单线态氧的效果最佳。(3)构建了一种基于荧光分子标记的分子信标光致电化学新型DNA传感器。此方法中首先将亚甲基蓝标记的分子信标探针和多巴胺同时固定在金电极表面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上;与目标DNA结合前,分子信标上的亚甲基蓝的荧光被金纳米粒子猝灭;与目标DNA结合后,分子信标打开,亚甲基蓝荧光恢复,在光照作用下与溶解氧分子作用产生单线态氧,单线态氧与多巴胺反应;以多巴胺的电化学响应信号传感分子信标探针构象变化,从而对溶液中的目标DNA进行检测。此方法成功用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的基因组DNA的检测中。此外我们还对该传感器的特异性进行了检测。(4)介绍了一种操作简便、容易控制的制备二氧化硅复合膜的方法,及其在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金纳米粒子-Ru(bpy)32+-二氧化硅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法、电化学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该复合膜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以草酸根离子为测定对象,对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进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