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这两种方式:(1)讲授教学;(2)演示教学。而究竟哪种方式双方更能相互理解,在教法研究中存在争论。先前师生交互的研究中,一方面多局限于人机互动,另一方面很少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而随着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师生教学交互情境中脑间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书法教学任务进行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小因此适合进行近红外脑成像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近红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这两种方式:(1)讲授教学;(2)演示教学。而究竟哪种方式双方更能相互理解,在教法研究中存在争论。先前师生交互的研究中,一方面多局限于人机互动,另一方面很少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而随着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师生教学交互情境中脑间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书法教学任务进行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小因此适合进行近红外脑成像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近红外超扫描技术,教师通过讲授教学以及演示教学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毛笔字笔画以及汉字的教授,探索哪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脑激活水平更高,被试对之间的脑间同步水平更强。
此外,随着视频教学的逐渐流行,究竟是视频教学还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在教学研究中同样存在争论。因此本次研究同样探索哪种情境下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不仅所选主题紧密围绕学习生活,而且也会给何种教学方式对师生相互理解更有帮助提供了来自脑间同步方面的证据。
实验1选取58名被试(1名老师,57名学生)采用视频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讲授教学。实验2选取58名被试采用视频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演示教学。实验3选取28名被试(1名老师,27名学生)采用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讲授教学和演示教学。研究指标是脑区激活程度、脑间同步数据和信息流流向。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无论在讲授教学条件还是在演示教学条件下,面对面教学比视频教学时学生的脑部激活水平高。第二,在书法教学任务中,师生之间存在显著的脑间同步,演示教学时脑间同步水平高于讲授教学。第三,无论是讲授教学还是演示教学,在人际脑间同步中的信息流方向都是老师引导学生。
其他文献
国际理解教育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70余年,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是在2000年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及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如何?有哪些可取之处?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选择所在地成都,对成都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具体思路上,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选用视域融合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分析成都市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试图对其进行归因,从文化、制度、师资、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
董事会作为中国民办高校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董事会制度是否完善、科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教职工、学生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通过对已有文献及实地调查发现,中国民办高校都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高校都设立了董事会。然而由于具体国情的调试和法律的不完善,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董事会的组成人员结构单一;董事会、校长权责不明;董事会运行机制不畅:及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中国民办高校的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因此必须
校园标语是大学校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校园标语不仅在引导大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展现大学文化的一面镜子,是传递大学精神和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化符号。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乏对校园标语的语言及功能研究,但专门以大学校园标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屈指可数,且多数成果的理论基础相对缺乏。本研究以S大学的校园标语为例,以符号学为视角,从符构、符义、符用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对校园标语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从符构、符义、符用三个层面展开研究,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研究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方向。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智慧教室的本质特征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那么,以外部适应为主建设起来的智慧教室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是否达到智慧教室的预期建设目标呢?
本论文以国内一所公认的智慧教室建设较完善的大学作为个案,通过案例研究,探究当前国内高校智慧教室使用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检索已有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智慧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己绵延半个多世纪,在这一过程之中颁布施行了众多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其目的均是为了提高美回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增强美国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荧国则开始大力推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从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都试图通过标准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国家化的目标。奥巴马政府沿袭了这一教育理念,并与上任伊始就着手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拟定,《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State Standards,CCSS)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标准的实践贯穿了整个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期,对这一时期的
自主学习的研究有着悠久历史,在课程论领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视为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自主学习,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如何规划和分配时间,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然而,初中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初中阶段及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减少受到己经成型的不良学习习惯等的干扰;此外,英语学科多以任务型教学方式,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而逐渐表现出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趋势,这种趋势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如今英语教学的一大改革目标。合理构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生态情境这一建议,是研究者基于教育生态学角度下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整体的、发展的且富有生命的生态化教学理念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方面强调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生态情境,并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教师与教学情境中的各个组成因子趋于和谐。希望能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止禅是禅修必不可少的训练部分,它以培养稳定且集中的注意为核心。近年来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得到实证支持。通过梳理佛教止禅体系可知止禅技术丰富,且各具特色,但不同技术的止禅训练在注意机制上的差异问题少有讨论。因此本研究尝试将传统佛教的止禅技术分类与实证研究结合,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动态和静态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以及在注意上所体现出的技术训练效果的差异。
实证研究包括两个部分:
(1)实验一探索不同聚焦对象的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研究使用外部对象和躯体对象的止禅技术进行训练,外部对象和躯体
当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组织的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组织内经常发生员工不愿建言献策,消极参与团队信息交流的沉默现象。为了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界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对于中国背景下的领导因素如何影响沉默的问题,目前仍然关注较少。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德才兼备”是一个受到推荐且被普遍使用的人才选拔标准。但是,针对该标准的学术研究却不多见。为了验证其科学性,本研究将借鉴“德才兼备”思想,探索领导正直与领导能力及其交互效应对下属沉默的影响,以及其中介机制。
在研
可能自我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可以预测和激发人们的行动,为个体的行为改变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Ruvolo,1992),可能自我中的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属于积极的可能自我,本研究将不区分预期自我和希望自我的差别,统一视为希望自我处理,将幼儿教师的希望自我作为自变量,同时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投入状态直接会影响对自己职业的认知、情感、态度、教育行为、个体本身的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纵观以往研究,教学效能感对工作投入是有显著影响的,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