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有所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运行与完善对全社会老年人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参保范围的扩大及服务要求的提高,作为传递社保政策、提供社保服务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负荷不断加重,经办机构在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的不足也越发显现,一些经办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群众意见大,经办机构成为矛盾多发部门。因此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迫在眉睫。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第一职能。经办机构通过内部强化管理来推进外部提升服务,同时从外部服务反馈的群众意见来促进内部管理升级,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能力才能可持续地不断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本文选定河南一个基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B区社保局对其管理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首先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查看内部资料、问卷调查法搜集参保对象服务评价以及访问访谈法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对话,深入了解了B区社保局内部管理、外部服务的情况。继而又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精髓本土化,提炼成适用于衡量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实践的六大核心维度:职能定位、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责任认知、民众参与、服务主体。从多维度中分析出当下B区社保局经办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与困境:发现存在职能定位存在偏差、运行机制冗杂低效、忽视队伍人员发展、岗位责任意识不足、缺乏民意反馈平台、财政建设经费短缺的困境。针对以上困境提出应着力构建“服务型”社保、“高效型”社保、“人本型”社保、“问责型”社保、“参与型”社保、“多元型”社保的“六维社保”体系。然后参照河南先进地区社保机构的经办服务发展经验,提出具体实施路径是:加强体制顶层设计、完善人员队伍建设、推进业务经办信息化、健全多方评价参与、扩大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全面提升B区社保局的管理服务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一地个例的深入分析,以一种新公共服务的视角对河南省基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建设予以建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