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怒江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也称缅甸金丝猴或黑仰鼻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属于疣猴亚科(Colobinae)、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目前已知仅分布于中缅边境地区的高黎贡山地区。由于地形恶劣植被茂密,极大阻碍了调查研究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脚步,目前有关其行为生态、社会组织等相关基础研究几乎完全空白,然而开展针对怒江金丝猴的行为生态研究对于研究探讨灵长类动物是如何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模式有重要意义。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我们利用直接追踪观察和红外相机监测法,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片马地区开展针对怒江金丝猴的行为生态初步研究。研究期内共直接观察猴群11天,两轮红外相机监测分别布设30台和26台相机共拍摄由怒江金丝猴触发的231张照片和3段视频。直接观察中发现目标群是由超过100只个体所组成的大群,并存在游离雄性和分群聚合行为,另外通过分析红外相机照片,共识别出5个完整的一雄多雌单元OMU (One-male, multi-female unit)和1个完整的全雄单元AMU (All male unit),这表明怒江金丝猴同样存在重层社会组织。另外经过仔细检查红外相机照片中个体的年龄/性别,我们发现群体中雌婴比(4.43:1)和成幼比(4.13:1)均较稳定的金丝猴种群偏高,认为该群体可能正在衰退。怒江金丝猴至少取食39种不同的食物,取食部位包括种子植物的叶、花、果实、芽、茎、皮、花蕾,同时也取食地衣和竹笋。怒江金丝猴在片马地区主要游走海拔为约2300m-3300m。利用经修改的最小凸多边形法MCP (Minimum convex polygon),初步估测该群体家域为22.30km2。本研究表明,红外相机监测法可以有效帮助调查数量稀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同时怒江金丝猴的社会组织和行为生态特征与同属其他金丝猴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