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及被誉为“西方世界最具权威的中国文学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文学作品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翻译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翻译活动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是一种交际行为,却忽视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其实,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障碍,而是文化差异。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的纽带,它归根到底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加深对文化翻译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完善现有的翻译理论,更能保证译者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翻译活动,实现对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领域的交际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于翻译理论研究上。关联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与认知,核心概念是关联性。关联性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语境效果和推理努力。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强,则关联性越大;推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大。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交际的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即听者或读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能够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文化负载词翻译问题是国外翻译家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遇到的最为典型的难题。本文按照不同的文化因素,把《红高粱家族》中的典型性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生态、社会、宗教和语言五大类。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对五类文化负载词进行个案研究。参照最佳关联性的评价标准,对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进而指出他的译本中可圈可点之处和可改进的地方。最后,本文总结出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