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来,校园足球改革已然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各级政府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多方面进行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试图应对发展和振兴足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随着校园足球改革创新的拓展和深入,政策红利的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势能逐步缩小和弱化,导致教育价值缺失、发展目标错位、管理运行分化、内容形式化问题出现。换言之,校园足球发展逐步进入政策执行时代,需要通过优化政策工具来推进和落实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结果认为:(1)政策工具的选择情况。在X维度上,华东地区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上以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体,需求型政策工具为辅的模式。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但文化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服务外包、外资引入、海外交流等方面被忽视。在X维度—Y维度上,华东地区校园足球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在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类型上均有较多体现,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成为重点政策目标,但仍需要细化而文化体系,竞赛体系、组织体系指导性政策相对较弱。在X维度—Y维度—Z维度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政策相对较少,中观层面政策较多,符合政策工具的“橄榄型”分布特征,在中观层面上,供给、环境、需求三个类型中均欠缺文化体系和竞赛体系的支持。(2)政策工具实际运用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华东地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对华东地区各省市实际运用的政策工具选择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其文本选择和实际运用中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原因和面临的共性问题。监督检测和考核评价配套政策滞后,虽然国家出台的《实施意见》,但未配套相应的监督、评价文件,对于评价校园足球政策落实的标准还未完善,缺乏监督职能等方面。(3)了解华东地区政策执行和监督层面实际运用的政策工具手段,研究发现,各省市对政策工具的选择情况和政策执行情况存在部分偏差。华东地区面临政策制定主体监管缺失、各级执行客体手段简单、执行环境存在阻滞、目标群体不认同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校园足球政策工具的选择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提出,(1)加强华东地区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均衡力度。加大“需求拉动”、稳定“供给推动”、均衡“环境影响”;(2)完善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加强体系机制政策工具的有效衔接、完善监督评价政策工具的体系构建、加强校园足球文化体系政策工具的运用。(3)优化华东地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过程。发挥政策执行主体作用、建立科学的政策执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