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棕壤有机碳的固定与分布特征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子,是评价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但秸秆添加量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配与固定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量化秸秆添加量与土壤有机碳固定量的关系。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站形成的高、低肥力水平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砂滤管培养法将13C标记的玉米秸秆按1%、3%、5%和10%的用量添加到土壤中进行田间模拟试验,再采用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为3个粒级(>0.25 mm,0.053-0.25 mm和<0.053 mm)。通过分析在不同秸秆添加量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各粒级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简称“新碳”)含量、原来有机碳(简称“老碳”)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讨秸秆添加量对土壤“新碳”、“老碳”固定以及二者在团聚体中分配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添加量影响土壤固碳量,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响应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1%时,高肥力土壤固碳量较大,这是由于长期施肥使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对于补充的少量秸秆碳分解很快;当秸秆添加量>1%时,低肥力土壤固碳量较大,这是由于低肥土壤本身有机碳含量较低,饱和亏缺量大,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2)秸秆添加量及土壤肥力水平共同对土壤固碳效率产生影响。低肥土壤固碳效率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肥土壤在添加量为1%时固碳效率最高,在添加量为5%时最低,可能存在碳饱和。由于自身有机碳含量的差异,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高肥对秸秆碳的固定效率逐渐下降,由秸秆添加引起的老有机碳的矿化分解量随之增加。(3)土壤团聚体质量分布受秸秆添加量和土壤肥力水平的显著影响。低肥土壤中添加量≥5%的处理,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高,高肥土壤除5%处理外,团聚体MWD值在添加秸秆后均显著提高(P<0.05)。(4)秸秆添加量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显著受到团聚体质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添加秸秆180天内受秸秆碳含量变化影响较大,且秸秆碳在大团聚体中积累的最多,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团聚体中秸秆碳含量降低。5%、10%处理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显著上升,0.053-0.25 mm粒级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受团聚体分布影响显著。高、低肥力土壤大团聚体在添加量为10%时对秸秆碳的固定效率较大,仍有一定的固碳潜力。(5)提高秸秆碳投入量使有机碳平均残留时间(MRT)减小,加快了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MRT值的影响较大,且各处理团聚体的MRT值均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升高。在添加量≤10%时,添加秸秆对低肥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高肥土壤。从长时间来看,高肥力土壤更有助于固存土壤有机碳。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引发了能源环境危机。石油作为化石燃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是供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但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燃烧后产生的SO_x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氧化脱硫技术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效率超深度的脱硫,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脱硫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开发新型的能源转化和存储技术如水分解、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来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从而解决能源环境
法院选择协议是当事人之间就管辖法院所达成的合意,与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的分配和判决结果的承认与执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涉外领域,各国法律对法院选择协议有效要件之要求差异颇大,因而导致适用不同法域的法律可能会使法院选择协议的效力认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涉及到法院选择协议的准据法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司法机构的通行做法却是直接将法院选择协议视为一个本国程序问题而不假思索地适用法院地法,极少对法院选择协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M)是迄今为止描述微观世界的成功理论。但是,标准模型并不完美,它还面临着诸如无暗物质候选粒子、规范等级等问题。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标准模型只是一个低能有效理论,在更高能标应该存在新物理。超对称模型(SUSY)是众多新物理模型中被寄予厚望的一个。在超对称模型中,每个标准模型粒子都有其超对称伴子。其中,top夸克超伴子(stop)又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它能抵消Higgs粒子受
燃料电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其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其高效、清洁和燃料形式多样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年中,SOFC单电池的性能和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商业需求,然而如何在将电池单元堆叠到电池堆中的同时保持电池单元的高性能和如何延长电池堆使用寿命依然是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道路上的两大障碍。因此,除了进一步探索新颖
大气颗粒物是全国各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其与人体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的研究主要围绕于PM10和PM2.5,有关大气亚微米颗粒物PM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μm)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超细的粒径尺寸,PM1进入人体后可穿透肺泡细胞,甚者透过血管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相比于PM10和PM2.5,PM1具有更高的人体暴露风险。本研究以ICR小鼠为模式生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将中央控制器、存储模块、计数器以及其他的接口模块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形成的芯片级计算机被称为MCU。事实上MCU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日常看到的电子产品中基本都会集成MCU芯片。近年来,由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MCU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
为提升农业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农业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但农业本身属于重资产型行业,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正在全力推进产业链整合的我国肉鸭养殖业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华英农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华英农业营运资金的规模、结构和流动性进行分析发现公司营运资金规模较大、负债结构失衡且流动性偏弱。接着分别从要素视角和渠
在隧道、跨江大桥和沿海地区等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由于腐蚀和磨损的相互作用,车轮和钢轨的腐蚀磨损将加剧,增加维护成本的同时还将带来安全性问题。现有珠光体轮轨材料难以满足未来铁路高速、重载发展趋势下的苛刻服役环境,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贝氏体轮轨材料已成为新型轮轨材料的良好替代。但是,贝氏体轮轨钢在高温高湿等环境服役下的腐蚀磨损性能方面鲜有系统研究。本文以Mn-Si-Cr系贝氏体轮轨钢为基础,添加Cr元素和
近年来,高速铁路因其方便快捷、准时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在逐渐的从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从单列车自动化运行向多列车协同化运行转变。多列车的协同化运行可以有效的提升铁路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基于此目的和背景,国内外同时提出了一种“虚拟编组(virtual coupling)”运行列车的多列车行车方式。虚拟编组的行车方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图书馆也随之悄然改变。传统图书馆虽然馆藏资源丰富,但是较于网络电子资源还存在着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