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肾癌(renal carcinoma)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细胞,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约占成人恶性肿瘤3%。近年来,肾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Pokemon(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 factor)是转录抑制因子POK家族的一员,其编码产物具有BTB域和锌指结构,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仅参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同时也是抑癌基因可变阅读框基因(alterafive readingframe,ARF)的中心调节因子[1]。研究发现pokemon在人类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淋巴瘤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2,3,4,5],它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一些重要特性,可能是其他癌基因引发癌症所必需的。本实验旨在从组织和细胞水平检测pokemon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明确pokemon与肾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做铺垫。方法:(1)收集临床肾癌患者手术切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肾癌组织标本71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距肿瘤边缘>5厘米的癌旁正常肾组织配对标本33例作为对照组。标记后放入液氮罐中暂存,并尽快转移保存于-80℃低温冰箱。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pokemon在肾癌组织、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计量资料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临床病理分级及是否转移进一步分组,组间两两对比,观察pokemon在不同组别肾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量差异。各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用常规方法培养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69-P、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2。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pokemon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69-P、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的表达量差异,然后对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计量资料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肾癌组织标本,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肾癌组织标本,低分化组中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组中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3)细胞标本中,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69-P中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显示两个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69-P、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7。结论:1.肾癌组织和细胞中pokemo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细胞,提示pokemon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性,它可能在肾癌的发生演变中起重要作用。2.Pokenmon的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分级、是否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3.此结果与pokemon在人类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淋巴瘤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一致,进一步证明pokemon对包括肾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有重要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