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城镇化进程亦呈现出时间上的间断性和空间上的失衡性特征,致使城市社区矛盾凸显,给其治理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摆脱传统粗放式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推动城市社区治理走向多方协同的精细化道路已成为现实抉择。首先,精细化治理可以将其“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的各个角落,真正在社区治理领域实现“精益求精、关注细节”的理念应有之义。其次,精细化治理强调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三者齐心协力,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也是对以往强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的革新。再次,精细化治理将信息技术作为自身的发展土壤,依托电子政务平台,从“技术—理性”维度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引入大数据分析。最后,重塑整个社会精细理念的文化认同,强化治理各方协同共治的政治认同,增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合作意识,将会畅通精细化治理道路。本文以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精益管理理论为写作的理论基础,梳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框架,以探析当前我国在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发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协同化程度低、制度规范尚未健全、治理流程运转不畅、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探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精细化治理的理念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法律建设与机制设计难题和专用资金投入有限四个方面。而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总结出有益的经验,为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带来启示。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从主体、规范、保障、技术和条块五个层面寻求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路径,从而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提供可能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