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资料的不完备性及储层的非均质性,使得储层及其属性分布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机建模技术通过改变随机模拟路径并建立多个实现来刻画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储层不确定性建模是在随机建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更加强调从数据获取、建模参数设置到模型响应各个阶段的不确定性表征与评价。本文从基础地质研究出发,结合工区的具体情况,针对目前国内在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模型不确定性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原始地质储量为响应指标的储集层不确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借助生物过程优化中常用到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在不确定性评价中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影响储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掌握了显著性地质变量的统计特征。以显著性因素与储量的多项式响应曲面代替建模过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计算了储量的概率分布。应用该方法。更加的省时和客观,而且,该方法能够确定影响原始地质储量计算的主要地质变量,为储量不确定性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地质基础。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针对研究区深层、少井的特征,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将井点信息与地震属性反演结果相结合,采用属性概率趋势约束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基于甜点概率分布约束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展示了储层物性和“甜点”发育的空间展布规律。(2)分析了影响模型地质储量计算的主要地质参数,结合前人对评价储集层地质模型不确定性方面所做的研究,选择气水界面、有效孔隙度下限、含气饱和度、气体体积系数、甜点Ⅰ类体积百分比以及物源方向作为影响储量计算的主要因素。依据工区地质研究成果设置了各参数的水平,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设计模拟方案,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研究表明对储量影响显著的参数为气水界面、有效孔隙度下限和含气饱和度,并确定了获得最优储量的各参数的取值组合。(3)根据H气田的实际地质背景和试验设计的要求,首先选择不确定性变量并确定其可能的变化范围,借鉴生物发酵工程优选培养基中常用到的Plackett-Burman试验、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显著性地质变量及其可能变化范围;然后对显著变量与变量组合所对应的模型储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借助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得到累计概率储量分布,筛选出预测的P10,P50和P90储量所对应的地质变量组合,进而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绘制了模型计算储量与公式预测储量交会图,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储量和蒙特卡洛预测储量非常接近,其误差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