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胃镜检查是评估EVB最常用的方法,但具侵袭性且有诱发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探讨非侵袭性指标评估EVB的准确性。本文通过收集肝硬化患者的血常规和肝功能,对照其胃镜和出血表现,分析天门冬氨酸氨酰转移酶/血小板(APRI)、球蛋白/血小板(GP)、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GPRI)和天门冬氨酸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R)比值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al,EV)及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1.本研究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共收集了 2016.01月至2019.01月在我科住院并行胃镜及血常规和生化等检查的134例肝硬化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血常规、肝功能等。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无静脉曲张组、轻/中度静脉曲张组以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依据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标准,进一步将上述134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计算各组APRI、GP、GPRI、AAR值,通过统计软件将有意义的指标进行ROC曲线绘制,评估它们的诊断效能。2.采用IBM SPSS 25.0统计软件,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两组)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偏态分布资料则用秩和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以胃镜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的大小评价其指标的预测价值,AUC在0.5-0.7之间的诊断价值较低,0.7-0.9之间诊断价值中等,0.9以上诊断价值较高。结果:1.入组的134例肝硬化患者中,无食管静脉曲张者22例,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者59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53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轻/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APRI平均值分别为0.69±0.24、1.29±0.52、1.83±0.92,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平均值分别为2.77±1.42、3.77±1.72、5.00±1.95,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RI和AAR平均值分别为 0.63±0.59、0.78±0.81、0.76±0.75 和 1.56±0.49、1.72±0.84、1.61±0.62,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19)、(P=0.555)。3.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APRI和GP分别进行ROC曲线绘制。APRI预测EV的AUC为0.90,提示APRI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中等的诊断价值;进一步计算APRI预测轻中度和重度EV的AUC,其值分别为0.85和0.75,显示APRI对轻中度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也有中等的诊断价值。与APRI结果相似,GP预测EV、轻中度及重度EV的AUC分别为0.76、0.70和0.72,提示GP对食管静脉曲张、轻中度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均有中等的诊断价值。我们试将APRI和GP联合,其预测EV、轻中度和重度EV值的AUC分别为0.91、0.85和0.78,显示二者联合可将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提高,但对轻中度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仍只有中等的预测价值。4.在134例肝硬化患者中,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别为64例和7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中,APRI平均值分别为1.8±0.88和1.03±0.4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平均值分别为5.08±1.92和3.17±1.45,两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血组与未出血组GPRI和AAR平均值分别为0.74±0.77、0.76±0.75 和 1.58±0.63、1.72±0.78,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878)、(P=0.264)。6.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APRI和GP分别进行ROC曲线绘制,APRI和GP预测EVB的AUC分别为0.79和0.79,提示二者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有中等的预测价值;将APRI和GP联合后AUC可提高至0.85,但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仍只有中等的预测价值。结论:1.APRI、GP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轻中度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均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PRI和GP联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有较高的预测价值。2.APRI、GP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PRI和GP联合不能明显提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