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对于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影响力不断强化,传媒不是影响文学的惟一因素,却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传媒变化的深刻影响。土家族女作家叶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至今,不断顺应媒体变迁调整文学的创作形式,充分利用媒体对作品进行传播推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调整、丰富创作形式的同时,能够利用传媒发展促成的全球化语境,拓展、深化自己的创作主题和内容,在围绕鄂西土家族历史和现实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女性意识和多元文化碰撞、交织的作品,影响较前期甚至更加广泛。本文主要通过考察传媒对土家族女作家叶梅文学创作内容和形式的影响,以及通过分析叶梅对传媒影响能动性的应对措施,来探讨少数民族作家应该如何利用传媒来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和作品传播,力图探寻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学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内部规律的渗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视野。论文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叶梅三十多年文学创作的概况及与传媒的紧密联系、叶梅研究的成果及不足,重点是讨论从传媒角度切入叶梅创作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传媒对叶梅文学创作内容方面的影响,分为机遇和挑战两个部分,并分别讨论了叶梅是如何利用机遇和应对挑战的。传媒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语境的形成,叶梅以此为契机,打破仅仅关注鄂西土家族题材的创作局限,推出了一系列以女性意识和多文化碰撞融合为主题的作品,成绩不同凡响;但是传媒技术空前发展,先进传播手段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很多作家放弃文学精神追求,作品过份娱乐化、媚俗化,叶梅却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和目标,以其少数民族作家身份的天然优势,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鄂西土家族民族特色的作品,凸显了鲜明的个性,在文学创作渐趋娱乐化、时尚化的风气中显得弥足珍贵。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传媒对叶梅文学创作形式方面的影响,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一部分根据叶梅文学创作的历程以及传媒发展的轨迹分为三个时期来论述:第一个时期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期刊在文学传播中占据霸主地位,叶梅以中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形式;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印刷传播方式在影视传播的冲击下走向边缘,叶梅走入文学“触电”潮流,文学创作形式在小说之外,增加了剧本;第三个时期是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空前繁荣,叶梅开通网络博客、文学网站,其文学创作形式包括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叶梅文学创作的整体评价,叶梅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表达,客观上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推广贡献了力量,使其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其次是叶梅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少数民族作家的借鉴意义,叶梅土家族作家身份使其成功经验更易为少数民族作家所借鉴,少数民族作家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创作上要紧跟时代却又却不能丢失自我,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要避免闭塞狭隘,唯有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