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老舍的通俗文艺创作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抗战时期老舍的通俗文艺作品创作和理论建构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说唱文艺、京剧创作、通俗诗歌创作和通俗文艺观念四个维度进行剖析,探寻老舍抗战时期通俗文艺创作的成就和意义。第一章论述老舍在抗战时期放弃熟悉的小说领域,转向通俗文艺创作的主要原因:随着抗战的爆发,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全民族联合起来一致抗外,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为标志,整个文艺界联合起来建立起抗战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大众化和民族化的方针指引下,通俗文艺逐渐成为人们利用和改造的对象。老舍的满族身份和童年的不幸遭遇,都促使这个“文协”的实际领导人扛起大旗,身体力行的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分别从说唱文艺、京剧创作、通俗诗歌三个领域具体分析老舍的通俗文艺创作实绩。说唱文艺主要介绍老舍创作的说唱文艺在内容上侧重抗战宣传的倾向性,以及老舍对传统鼓词唱本进行继承和创新的新尝试。第三章京剧创作重点分析老舍在四部抗战京剧中塑造的女英雄这一人物形象,并将京剧和老舍的抗战话剧创作进行对比,侧重分析京剧的艺术特色。第四章通俗诗歌创作集中剖析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新诗创作,按照内容将其主要分为三类:在记录见闻类诗作中,老舍抒发了在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好河山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从中流露出的是对抗战建国的信心和决心;讽刺现实类诗歌用一种幽默戏谑的口吻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所以这类诗歌是含泪的微笑;启蒙教育类诗歌用呐喊和呼唤的方式,呼吁民众投身抗战中,是三类诗歌中宣传性最强的。老舍的通俗诗歌注重从民间汲取营养,尤其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是对新诗的一大改造,总之,老舍的通俗新诗实现了思想、情感和语言三者的统一。第五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老舍的通俗文艺理论观点,包括取材注重真实体验,语言的首要追求是能懂和对传统道德的扬弃这三个方面;二是老舍创作通俗文艺的心态分析,由于新文学与旧文艺的冲突,和旧文艺内容与形式上的不协调都给老舍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试图用知识分子的担当来努力尝试“旧瓶装新酒”,但这份责任感并不能冲淡他“带着镣铐创作”的苦痛,伴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老舍逐渐将自己的创作中心转向了话剧领域;三是总结老舍抗战时期通俗文艺创作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是这些通俗文艺创作对抗战宣传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是这段创作经历对老舍以后的小说、话剧创作,特别是建国以后的通俗文艺创作的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正>一、一个有特殊重要性的文化文本:十七大报告的文化意义在文化学的视野中,十七大报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本,又是一个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的文化文本。这个文化
根据症状和病原菌特征,确定海南儋州2007年新发现的甘蔗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Sydow)引起的甘蔗褐锈病。该病菌夏孢子较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8~250C,最
<正>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刘炎教授主编的《中华特针临床发挥》最近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所谓特种针疗法,是指除"体针疗法"也即传统针刺治疗法之外的几种具有特殊
太极拳在中国的文化深度非常广,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还是从为人处世的方向去探究,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非常值得寻味。从现有的文化发展来看,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
佛山木版年画,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其使用的制作原料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佛山木版年画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
<正>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涵洞与路基结合部即路桥过渡段桥涵的基坑、台背回填技术研究,以此来提高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改善行车舒适性、安全性,避免路面早期病害发生,延长
百合更年安冲剂以1.5、3.0、6.0g/kg给小鼠灌胃,中、大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自主活动,减少被动活动;能对抗去水吗啡引起动物的运动增加;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交感神经兴奋
在课改的大环境下,"高效课堂"之"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诊断,检测提高)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得到深入探索和较大范围的运用,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目的研究医院1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院患者病例资料卡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围术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