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数量逐年急剧增加,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2000年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垃圾分类试点,却鲜有成功案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和实施情况,对近期国内外学者关于垃圾分类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居民区具有覆盖人口广、垃圾成分复杂等特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约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60%,因此居民区是制定垃圾分类收集方案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区域。国内外对居民区垃圾分类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社区,而对其他类型居住区研究较少。根据社会结构的不同,本文将居民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业管理规范的居民社区(老居民区、高档小区);第二类是分散的城中村或单独的居民楼;第三类是单位、工厂或学校的宿舍。然后分析了不同居民区社会经济特点及垃圾产生特性,提出了居民区垃圾分类可能适用的四种模式。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根据宝安区目前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垃圾组成及经济社会情况,在实地调研和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针对宝安区三类居民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对不同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得到宝安区三类居民区各自适用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最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