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俯冲带是一种地震震源分布明显的、地球内部活动活跃的构造带。在俯冲带内部的物理化学活动中,含水矿物都参与其中。随着俯冲板块向下移动,含水矿物将发生脱水反应,从而导致地震和部分熔融的发生。滑石是一种重要的含水矿物,在一些断层活动中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其脱水反应可能是一些年轻俯冲带中地震产生的重要成因。铁作为地壳的主量元素,铁含量会对含水矿物的熔点、流变强度等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滑石作为俯冲带浅部常见含水矿物,其铁含量并不均匀。因此开展不同铁含量滑石的脱水动力学研究,可以为俯冲带中源地震成因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证据。本文通过热重差热实验,高温高压差热实验和原位同步辐射实验三种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铁含量滑石的脱水反应。热重差热实验数据通过淬火算法计算得出不同铁含量滑石的活化能分别为E1=359.8kJ/mol(FeO:0.4wt%)、n1 =1.6,E3 =368.2.0kJ/mol(FeO:2.0wt%),n3 = 1.8,属于二级反应。原位同步辐射实验数据通过Avrami方程计算得出E=350kJ/mol(FeO:2.0wt%),n=1.67,滑石在常压下脱水动力机制为随机成核和生长机制,铁含量的升高会明显降低滑石的初始脱水温度。通过原位同步辐射实验得出滑石脱水流体释放速率为2.3E-05mfluid3mrock-3s-1至6.1E-06mfluid3mrock-3s-1,可导致局部超压从而诱发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最终可能诱发地震的发生。本文实验研究证明铁含量的升高会大大降低滑石的脱水温度,据此可以推断不同铁含量的滑石脱水深度可能有几十到上百公里的差别。所以,铁含量的多少会对俯冲带中滑石等含水矿物的脱水反应发生的深度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这对于了解俯冲带中源地震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