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对石墨烯量子点光致发光影响的理论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cj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类新型的荧光纳米碳材料,凭借其低毒性、光致发光可调控、光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新一代检测金属离子的传感平台。然而,由于石墨烯量子点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其与金属离子作用的多样性,目前仍然存在机理不明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石墨烯量子点在金属离子荧光检测上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金属离子对石墨烯量子点光致发光的影响,并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实现从分子层面去研究金属离子与石墨烯量子点的微观作用机制,揭示金属离子对石墨烯量子点光致发光的影响,更好的为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应用提供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探究Li+、Na+、K+、Mg2+、Ca2+、Zn2+、Cu2+、Al3+、Fe3+、Cr3+、In3+和Ga3+等12种金属阳离子对石墨烯量子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2种金属离子中,只有Cu2+、Fe3+、Cr3+三种离子使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发生猝灭,同时发现Al3+、In3+、Ga3+对猝灭的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有复亮作用。通过对实验相对应的体系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我们发现Cu2+、Fe3+、Cr3+与石墨烯量子点模型(C24H12)之间存在强的吸附作用以及明显的电子转换。对应的吸附能分别为-289.67 kcal/mol、-693.52kcal/mol和-636.35 kcal/mol。电子转移的数值分别为Cu2+0.55 e、Fe3+2.62 e、Cr3+2.91e且三个体系均是电子从石墨烯量子点向金属离子转移。对于含氧的石墨烯量子点模型(C24H11O12),Cu2+、Fe3+、Cr3+可与石墨烯量子点上的含氧官能团作用生成稳定的化学键,从而破坏了芳环表面的共轭效应。这是三种金属离子使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发生猝灭的主要原因。Al3+、In3+、Ga3+离子与猝灭的石墨烯量子点作用后,将Cu2+、Fe3+、Cr3+三种离子带离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恢复了芳环表面π的共轭,从而使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实现复亮。(2)探究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Fe3+/Fe2+、Cr3+/Cr2+和Cu2+/Cu+)对石墨烯量子点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价态和低价态的金属离子对石墨烯量子点具有不同强度的荧光响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高价态的Fe3+、Cr3+、Cu2+与石墨烯量子点的吸附能分别为-705.66 kcal/mol、-717.10 kcal/mol、-317.53 kcal/mol。而低价态的Fe2+、Cr2+、Cu+与石墨烯量子点的吸附能分别为-309.20 kcal/mol、-234.13kcal/mol、-58.35 kcal/mol。电荷转移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均由石墨烯量子点向金属离子转移,Fe3+、Cr3+、Cu2+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子转移分别为2.12 e、2.15 e、1.25 e,并且高价态金属离子电荷转移比低价态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大1 e。吸附能的自然轨道分析结果表明高低价态体系吸附能的差异主要是电荷转移。轨道贡献分析表明,高价态离子对石墨烯量子点配合物的贡献大。这些不同价态金属离子与石墨烯量子点作用的差异性,导致了它们对石墨烯量子点具有不同的荧光响应。(3)探究Fe3+/Pb2+/Ag+对含缺陷石墨烯量子点光致发光的影响。以C96H24(C96)作为石墨烯量子点的模板进行缺陷结构的设计,并对其结构、能量和光学性质展开计算。四种缺陷种类被考虑,即拓扑缺陷(55-77-C96)、单空位缺陷(5-9-C96)、多空位缺陷(5-8-5-C96、555-777-C96、5555-6-7777-C96)、掺杂外原子(B-C96、N-C96、O-C96)。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96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3.54 nm,5-9-C96、O-C96缺陷最大吸收波长基本不变,分别为591.05 nm、590.94 nm。5-8-5-C96,555-777-C96缺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发生蓝移,分别为554.59 nm、504.83 nm。55-77-C96、5555-6-7777-C96、B-C96、N-C96缺陷最大吸收波长均发生红移,分别为606.35 nm、620.01 nm、615.93 nm、650.40nm。电子密度图显示石墨烯量子点引入杂原子后,电子由芳环向杂原子转移。B-Ag+-C96、B-Pb2+-C96、B-Fe3+-C96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15.64 nm、669.43 nm、964.45nm。Fe3+/Pb2+/Ag+随着金属离子电荷的增加,石墨烯量子点的吸收波长红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金属离子与缺陷实现石墨烯量子的光学性能的设计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分数阶非线性薛定谔相关方程为模型,利用基于广义Mittag-Leffler函数的解析方法(如广义分数阶Riccati法、广义分数阶双函数法和广义分数阶形变映射法等)构造了一系列分数阶光孤子精确解。这些解的动力学演化图为我们揭示了莱维指数对光孤子传播特性的影响。此外,由于描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Gross-Pitaevskii方程和非线性光学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学形式相似,所以本文也模拟了玻色
学位
超快光纤激光器在生物医学、光纤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PMLFL)作为超快激光领域中的一种,可以实现窄脉宽和高功率的优质脉冲输出。其中基于二维材料的PMLFL因其结构紧凑、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而被广泛研究。本论文围绕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材料的PMLFL的脉冲输出开展了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主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充分发挥技能人才、技术服务优势积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并按照“引领、循环、结合、联动、构建”实施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既促进地方发展,也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双融合双提升。
期刊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传统的气体分离纯化技术能耗高、成本高。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则会严重破坏环境。因此,研究人员期待开发一种潜在的多孔材料用于气体或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构成的新型多孔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可以实现孔结构的精确调
学位
非遗类专题节目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特性,节目传播过程中价值导向作用明确且意义重大。在节目中,主持人这一传播主体履行文化传播责任的方式尤为关键,对其角色定位的独特性、趣味性和融合性,要求较高。只有找到非遗类专题片的规律和特性,才能够深入结合时代发展,推陈出新,更好的塑造主持人的角色,使节目传播价值最大化。本文将结合非遗类专题节目的特性,分析探讨非遗类专题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选择对策。
学位
报纸
<正>与音乐表演人才长期活跃在公开的舞台上不同,音乐作曲技术人才与创作人才通常居于幕后,然而他们却是音乐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基石。不仅歌手需要作曲技术人才和创作人才为他们创作各种歌曲,各类影视剧、信息媒体作品等在音乐配乐方面也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一个国家的音乐事业若想得到长足的稳定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音乐作曲技术和创作人才作为支撑。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中,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创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音
期刊
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CO2含量日益增多使得环境压力更大,带来全球变暖,海水酸化等环境问题。利用过渡金属分子催化剂,将CO2光催化转化为CO、CH4或其他液体燃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者们对诸如Ru、Re、Ir、Fe、Co、Ni、Mn、Cu、Zn等过渡金属的配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充分证明了它们具有光催化还原CO2的能力。本论文用Mn(CO)5Br分别
学位
信息技术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信息窃取、篡改等安全性问题。光学信息加密技术凭借高速、多维和安全性强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光学加密方向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光学图像加密、光学加密系统安全性分析及深度学习在光学图像安全处理方面的应用等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成果,然后阐述并总结了光学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原理和稀疏约束的光学多图像加
学位
以青岛市黄水东调承接工程为例,分析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长距离大口径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施工难点、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