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宗教观,它强调宗教作为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思想上层建筑,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这对我国的宗教工作具有普遍而广泛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进程。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从中国宗教现状出发,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宏观历史视域,试图在科学分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内涵上,全面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经验,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国解决宗教问题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四代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体系。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和不断生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本文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正确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引导,必须注重物质利益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辩证关系,必须积极寻求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之间的合理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