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但由于市售口服AZI普通制剂副作用较多,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拟制备AZI缓释干混悬剂,以达到掩味、缓释、降低副作用、增强病人顺应性的目的。本剂型特别适用于吞咽固体制剂困难的病人(如儿童和老年人)服用,并具有剂量易分装、吸收快、胃肠道刺激性小等特点。本文首先建立了测定微球、微粒和缓释干混悬剂中AZI含量和释放度的HPLC法,该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能很好地满足本研究中的各项分析要求。在处方前研究中,测定了AZI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在制剂学研究中,首先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AZI缓释微球,作为后续制备干混悬剂的原料药,以微球的外观、粒径、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在pH6.0 PBS中的释放量为指标,考察工艺因素和处方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球圆整,D50约为175μm,收率>90%,载药量>50%,包封率>80%,释放量符合要求;DSC试验结果表明,AZI的结晶峰消失,说明药物可能以无定形存在于微球中。虽然乳化溶剂扩散法重现性良好,但考虑到使用该法过程中引入了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这两种二类有机溶剂,不宜实现工业化生产,且成本较高,故本研究又尝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AZI缓释微粒。以微粒的外观、振实密度、粒径、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及在pH6.0 PBS中的释放量为指标,考察工艺因素、处方因素和喷雾干燥条件对微粒性质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粒堆密度为0.680g·mL-1,粒径为61.9μm,收率>20.0%,载药量>19.54%,包封率97.71%,释放度符合要求。DSC试验结果表明,AZI的结晶峰消失,说明药物可能以无定形存在于微粒中。该缓释微粒在pH6.0 PBS中的释药行为为扩散和溶蚀混合机制作用的结果。试验表明,此制备方法高效、方便、可控、成本低、重现性良好,且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本文考察了几种助悬剂的助悬效果,从中选出黄原胶作为制备干混悬剂的助悬剂。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指标,以由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的AZI缓释微粒为原料药对处方进行筛选,确定了干混悬剂中助悬剂、润湿剂、甜味剂的比例分别为0.3%、0.7%、0.5%。按此结果制备干混悬剂,各参数测定结果如下:沉降体积比为0.98,再分散性良好,符合干混悬剂的设计要求。稳定性试验表明: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条件下,本品性质稳定。建立了测定家犬体内AZI血药浓度的HPLC-MS法,采用单剂量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对自制AZI缓释干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市售AZI片(参比制剂)进行了家犬体内药动学考察,隔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自制AZI缓释干混悬剂在体内符合双隔室一级模型;采用统计矩的非隔室动力学理论对家犬血药数据进行处理,药动学参数如下:自制AZI缓释干混悬剂的Cmax=3.82μg·mL-1,Tmax=6.67h,MRT=46h,达峰时间滞后于普通片约4.34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1.73%。生物等效性实验表明,两制剂生物不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