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金融经济学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证券交易机制对交易价格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讨论市场有关交易制度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作者首先介绍了证券市场是怎样建立和进行交易的,同时从市场参加者、市场类别、交易方式和其他一些主要的交易规则等角度,对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之后本文介绍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并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机制的有关特点。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从买卖价差开始。买卖价差的意义包括交易成本、存量成本、信息成本等三种,作者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分析表明,中国市场上的买卖价差具有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意义,但没有存量成本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没有专门进行买卖交易指令处理的做市商。作者并对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在买卖价差中的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进一步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由于交易机制而引起的特定价格行为进行了分析。在证券交易中存在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规则,使交易价格体现出离散性,作者具体研究了离散性带来的影响。涨跌停板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交易规则,作者从这一制度对市场的波动性、有效性和流动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涨跌停板制度的效果。同时由于价格达到涨跌停板或者由于发布信息而暂停交易,可能带来证券的非交易以及与其他证券的非同时交易,本文分析了非同时交易对证券的Beta系数和自相关的影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连续竞价和集合竞价两种交易方式,本文详细的对这两种方式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价格的波动与成交量的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们进行实证分析的热点,本文从微观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波动与成交量呈现强的正相关性的原因。我国市场上还存在可转换债券与以外币进行交易的B股,这两种证券与普通A股的关系也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另一热点,本文对证券间价格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市场微观结构的重要特点是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与证券交易机制的设计。在本文的最后,作者分析了证券交易机制设计的目的,并对不同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在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透明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讨论如何设计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