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驱动、结构转换、国际贸易,三者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要想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地位,必须要将三个主题整合研究管理,即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以技术创新如何通过促进贸易结构转换进而对贸易所得分配产生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规范分析法阐述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如何改变进出口产业结构,进而促使贸易结构转换,给各国贸易所得及其分配带来不同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上述作用机理的微观基础。然后在文献研究和机理探讨的基础上,以中美贸易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另外,国内目前很少有学者分析技术创新发生在不同类型国家和不同类型产业,会给各国贸易所得及其分配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法,分别从中国总体和制造业行业层面对中国技术创新是如何引起贸易结构转换并由此给中美贸易所得分配带来影响加以检验。因此本文的相关研究具有其学术价值。本文的研究有以下结论:机理部分得出从自给自足到开放经济状态,各贸易参与国均可以从中获得贸易所得。但是技术创新发生在不同类型国家和产业将会对贸易所得及其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若小国发生出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使得其贸易量增加,贸易条件不变,则贸易所得增加;若小国发生进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使得贸易量下降,贸易条件不变,因而其贸易所得比发生技术进步前有所减少。但以上情况,其贸易伙伴国均不受任何影响。若大国发生进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导致贸易量减少,但贸易条件改善,在贸易所得的分配上占有优势,所以其贸易所得总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而贸易伙伴国贸易所得会因此减少;若大国发生出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导致其贸易量增加,但贸易所得分配处于劣势,贸易所得总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而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所得则会增加。倘若大国的出口偏向型技术创新导致贸易条件大幅度恶化,发生贫困型增长,则技术创新大国的贸易所得会比技术创新前绝对减少,而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所得会因此大幅度增加。此外,从微观视角看,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提升,并经过出口选择机制的优胜劣汰,带动整个行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最终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即出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促进出口型行业发展,进口偏向型技术创新会促进进口型行业发展,由此引起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转换,进而影响贸易所得及其分配。接着,本文的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技术创新对中美贸易所得分配的影响确实通过贸易结构转换这个中介起作用的。首先在中国总体层面上,1995-2016年间我国技术创新通过推动进口型行业发展,促使出口型行业贸易结构转换为进口型行业贸易结构,对中美贸易条件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但因技术创新自身对中美贸易条件直接影响是负向抑制作用,所以技术创新对中美贸易所得分配的总效应是负面的。其次在我国制造业行业层面上,2009-2016年间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因促进贸易结构转换,引起制造业行业的中美贸易条件恶化。而技术创新发生在制造业的不同类型行业会给中美贸易所得分配带来不同的影响,即我国进口型行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引起贸易结构转换,对中美贸易所得分配具有正向间接影响;我国出口型行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引起贸易结构转换对中美贸易所得分配具有负向间接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技术,在产业政策导向上,高度重视进口部门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应意识到随着中国进口偏向型技术创新的推进,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结果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中美贸易摩擦,所以我国要提前对这一挑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