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流剪切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in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流剪切率(SR)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其意义。为DM患者治疗及早期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随机研究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108例患者,超声观察下分为病变组(内膜增厚组)67例及非病变组(内膜正常范围组)41例,并同期观察正常对照组5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下肢动脉血管,观察双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逐条纪录各动脉内中膜厚度、管径(D)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于后期计算SR;观察斑块情况;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观察动脉血管内彩色血流充盈情况及频谱形态;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并对每个受试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将3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DM组与对照组相比SR均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2.DM下肢动脉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年龄、空腹血糖、2小时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全血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及腰围(P<0.05);3.代谢综合征(MS)与DM下肢动脉病变关系密切。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现IMT增厚之前已有SR的降低,SR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形成因素;2.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MS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应引起足够重视,汁意早期预防。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肥胖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患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近年研究显示肥胖可导致肾损伤及白蛋白尿。基础研究显示血清脂
目的:   分析5-HTTLPR以及SNP rs25531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MDD)发病、抑郁障碍严重程度以及HAMD各因子的关系,及其与生活事件的相互作用与MDD发病的关联分析,探讨5-HTTLPR/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