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人体行为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能够从视频或图像序列中自动识别出人体的动作行为并对其进行分类。本文对人体行为识别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人体行为识别过程主要分为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动作分类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目标检测方法,并比较了三种目标检测方法的优劣性。在特征提取方面,本文介绍了Gist特征、STIP特征、Dollar特征、Hog3D特征、HON4D特征及骨架点特征,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特征的提取过程。在动作分类方面,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当前主流的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包括:朴素贝叶斯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及支持向量机;其次,本文从图结构、学习和推断算法详细介绍了条件随机场模型。论文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1)在相同的人体特征下,本文设计实验比较分析不同分类模型的优劣性;2)在基于隐条件随机场的分类模型下,设计实验探究当前流行的人体运动表征特征的优劣性。此外,本文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的不足,并录制了一组新的多视角多模态人体动作数据集。本文的实验应用Matlab进行仿真实现,所用数据集为公开的MSRC-12数据集和DHA数据集。本文实验表明:1)在相同骨架特征条件下,隐条件随机场因能够利用序列结构特征进行动作建模,其性能优于朴素贝叶斯、隐马尔科夫模型、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2)在相同隐条件随机场的模型条件下,深度图像特征比灰度图像特征对人体运动表征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学位
无线通信技术是现阶段通信技术研究中的重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OFDM技术能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并能大幅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在无线通信中有着非常
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领域中,运动目标检测和背景建模是当前的重要方向,运动目标检测是为了从视频序列中将运动变
在各个领域中不均衡数据问题都广泛的存在,如医疗领域、故障诊断领域以及欺诈检测领域等。因此对不均衡数据进行研究且找到有效的分类算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监控网络,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
在进行网络资源分配时,应用与网络的优化目标并不一致。应用的优化目标往往是最佳的用户体验,而网络的优化目标往往是负载均衡、节能等。这些目标之间常常是相互矛盾的。此外
无线局域网(WLAN)以自身成本低廉、安装简单等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近年来无线数据业务量更是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毫无疑问WLAN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此同
学位
多进制LDPC码于1998年由Davey和Mackay提出,相对于二进制LDPC码,多进制LDPC码拥有纠错能力更高、抗突发错误能力更强等优势,适合与高阶调制结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
目前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便携性与低成本是导航接收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其中信号捕获是导航系统基带信号处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影响GPS接收模块功耗和成本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