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算比例法的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法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以“预算比例法”为指导,设计一种更加具有科学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提供一些实践方面的有益探索。方法以A县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绩效工资分配设计思路: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量,合理划分科室的收入与支出组成部分,按照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其他科室等分类设计科室普通医护人员、科室管理人员、院领导及行政后勤人员等各群体的绩效工资核算方法,并从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收入结构优化等方面评价实施效果,同时将职工个体因素与绩效工资分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了解普通员工对本方案的满意程度。结果该院于2014年6月实施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法,运行1年之后,医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6%,其中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50.44%下降到33.49%,卫生材料收入与检查检验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左右,有效收入(医务性收入)较去年同期的19.88%增长到32.93%;医疗成本增幅放缓,从去年同期的15.08%下降到12.12%,其中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分别同去年下降了29.98%、8.88%;每职工完成医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3131元,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均有所下降;职工对“群体差距的满意度”的“非常满意”的比例最高,达到48.1%。结论预算比例法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倡导“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理念,充分利用了经济杠杆的作用,极大地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贡献大的岗位、风险高的岗位和脏苦累的岗位倾斜,注重了公平性,在实践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法。
其他文献
以广州某剧场为例,对剧场座椅下送风在不同上座率下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CFD模拟软件,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剧场座椅下送风上座率在100%75%50%和25%时的不同参数进行计算分析,通过
农民工市民化是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对山西而言,顺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还是破解发展
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所传授的内容不断更新。加之近年来各国在智能机器人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这也使该技术走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必然,同时也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研究发现,有关机器人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针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机器人教育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育;实践探究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机器人教育只能出現在一些社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