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结构表面上液氮喷雾蒸发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canyu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行业、航空航天工业、激光医疗等领域的发展,高集成的电子元件以及大功率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性能与安全,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的高热流密度散热方式成为关键问题。喷雾冷却因其传热温差需求小、工质需求少、冷却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散热方式,在高热流密度散热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液氮喷雾冷却实验台,分析了在大过热度下液氮喷雾冷却的瞬态蒸发传热特性,研究了改变换热表面的结构对喷雾冷却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光纤激光刻蚀机制作出了不同微柱大小的方形微柱结构表面。通过丝网烧结的方法,在原有方形微柱结构表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烧结不同目数以及层数的铜网,制备出复合结构表面,并对其微结构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另外,搭建了液氮喷雾蒸发冷却实验平台,对复合结构表面上的液氮蒸发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过热度、微柱大小、铜网目数以及层数等对液氮在复合结构表面上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中,采用集总热容法对总传热热阻、热流密度、液氮蒸发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并且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结构表面比方形微柱结构表面以及丝网烧结结构表面有更快的平均降温速率和更高的液氮蒸发传热系数。另外,随着方形微柱尺寸的减小,方形微柱结构表面的平均降温速率升高,蒸发传热系数增大。铜网的加入,增强了表面的润湿性,促进了液氮的薄液膜区的形成,提高了液氮的蒸发传热系数。随着铜网目数的不断增加,其强化效果不断提升。烧结多层铜网,可以进一步减小孔隙结构,增强对液氮的毛细力,提高液氮的蒸发传热系数,强化喷雾冷却性能。随着过热度的减小,复合结构表面的热流密度以及液氮蒸发传热系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其他文献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老年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去甲基化药物、小低剂量阿糖胞苷或支持治疗等。
随着即时通讯应用软件的普及,用户正逐渐远离传统的通讯方式,如电话、短信和彩信。从2012年至2016年,手机通话量下降了20%,同时短信数量从1750亿下降到1000亿。26%的用户不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42)属于世界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迄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世界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的近缘物种蕴
随着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工程纳米颗粒(ENPs)在农业、医疗、电子设备和服装、涂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ENPs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
环境教育是现代植物园最重要的社会职能之一.提升环境教育水平的手段之一在于不断提升植物园的科普讲解质量.然而,目前中国植物园仍存在缺乏专业的科普讲解队伍、讲解内容不
无彩色系一直是建筑立面色彩设计中最常被用到的色彩系列。建筑立面色彩设计中,无彩色相对于彩色而言,没有任何的色相偏向,因此无彩色系中的白色、灰色、黑色与任何一种彩色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与进步,大量的科技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转化,并获得应用。后工业化时代下,工业文明以及高
会议
霉菌毒素吸附剂已广泛应用于饲料中,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毒素污染饲料毒性的缓解效果,本文旨在研究凹凸棒石玉米赤霉烯酮(ZEN)吸附剂对摄入低于卫生标准的Z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个新型的壳聚糖衍生物缓释微球,在合成出两种电性相反的壳聚糖衍生物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聚电解质复合,构建了一个包载新城疫减毒活疫苗(NDV)的模型
随着能源需求总量持续不断攀升,能源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太阳能光伏技术有望成为缓解目前环境、能源供给压力的最有效解决方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作为第三代新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