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与此相伴而来的是数量庞大的工业报废、淘汰品。废弃品本身都具有可再生性,其本身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通过再制造过程得以实现。但如果只是通过焚烧、掩埋或丢弃等简单方式进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而且其中的有毒物质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为了推进资源回收与再利用各国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责任制度规定趋于强化。迫于政策的压力企业必须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趋势,同时,逆向物流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在电子行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商品在经济寿命缩短的同时其物理寿命在不断延长,这使得回收商品的许多零件仍有很大的再利用空间。逆向物流作为强化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外物流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而我国,由于工业化进程的相对缓慢,废弃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更多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运作,所以,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逆向物流业务量增长最为迅速的电子行业,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型,对现有各种逆向物流运作模式进行对比和选择。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筛选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建立逆向物流运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阶段和建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阶段。实证研究方面,以北京地区联想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具体企业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完善模型,并加以检验。使企业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为企业选择行之有效的逆向物流运作方案提供可行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