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消耗,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为了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吉林移动公司在资源矛盾愈发凸显的情况下,从财务管理层面探索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开展能耗资源管理系统开发项目。能耗资源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以与资产相关的综合楼、基站、营业厅等为基础,以电费为切入点进行项目第一阶段开发建设,并于2014年初成功上线。虽然第一阶段建设内容成功上线,但项目时间进度与计划相比延迟许多,为了避免下一阶段建设重复出现上述问题,对整个阶段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经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导致计划延迟:项目需求完整度不高且缺乏需求变更控制,导致需求不但无法指导后续设计及研发工作,还为设计及研发工作带了更多的工作量;项目质量管理概念没有贯彻落实,导致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关键忽视;项目时间进度与计划相比延迟,部分功能延迟上线;项目建设各环节涉及的文档完成程度低,项目相关人员并没有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对文档的编写工作,导致在后续环节中项目小组成员均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既缺乏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同时文档并没有起到有效指引的作用。为指导后续阶段项目的研发建设不再出现以上问题,本文先根据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划分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与实施维护阶段,并从项目的四个阶段入手,对影响每个阶段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控制这些质量的动因着手,为整个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方案奠定基础。其次在每个阶段质量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及重点,提出相应质量控制的方案,包括对阶段任务进行明确,严格执行各阶段标准规范,保证各阶段提交文档质量,对各阶段要素进行自检等手段来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最后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人力、财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相关规定,以保障各阶段质量管理方案能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