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APMP纸浆纤维为原料,通过与两种不同的改性剂接枝反应,将阳离子基团引入到纤维上,制备出阳离子纸浆纤维。分别以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改性剂,制备阳离子纸浆纤维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过程中各种反应因素对改性纤维中氮元素含量和纸浆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优化了制备阳离子纸浆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环境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纸浆纤维进行了检测表征。此外,本论文还系统地研究了两种方法制备的阳离子纸浆纤维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并探讨了阳离子纸浆纤维的用量、反应时间、沉淀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的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阳离子纸浆纤维的制备研究表明,对于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改性来说,最佳的改性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用量为20%(对绝干浆,下同),NaOH用量为6%,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40oC,纸浆浓度为8%。在该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得改性纤维中的氮元素含量和纸浆表面电荷密度分别为1.015%和1.68mmol/g的阳离子纸浆纤维;对于使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的接枝共聚反应而言,最佳的接枝共聚条件为:引发剂硝酸铈胺(CAN)用量为10%,总单体的用量为样品质量的2倍,阳离子单体占总单体的量为25%(质量比),反应温度为50oC,纸浆的浓度为8%。在该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改性纤维的氮元素含量和表面电荷密度分别为1.415%和2.40 mmol/g的阳离子纸浆纤维。通过元素分析、FTIR、TGA、ESEM分析表明,两种不同的改性方法均成功制得了APMP阳离子纸浆纤维,也就是说,均将阳离子单体成功地接枝到了纤维上。阳离子纸浆纤维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表明,当利用接枝改性和接枝共聚制备的阳离子纸浆纤维来处理100 mg/L的酸性蓝印染废水时,二者均能使印染废水明显脱色。接枝共聚制备的阳离子纸浆纤维的最佳脱色条件为:阳离子纸浆纤维的添加量为0.14 g,反应时间为15 min,沉淀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20oC,反应体系的pH值较为广泛2~12,在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8%;直接进行阳离子改性而制备的阳离子纸浆纤维的最佳脱色条件为:阳离子纸浆纤维的添加量为0.14 g,反应时间为20 min,沉淀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20oC,反应体系的pH值为8,脱色率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