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周期波动向来都是全球性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瓶颈”,而降低经济波动并保持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中心目标,同时也成为各国经济专家学者研究的控制重点问题之一。要实现对经济强有力的调控并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前提就是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极力将影响经济波动因素的研究不断引向纵深。当前,众多学者将包括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及偏好冲击等外在的随机作用归因于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上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而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问题才真正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经济竞争以及全球能源紧张的大环境下,能源价格变动对于经济的冲击力以及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此作为问题研究的原点,选取了在我国当前能源消费中占比较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煤炭、石油、电力三种能源进行研究,分析了这三种能源对其他行业的传导机制及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中,了解到国内学者将能源价格引入到不可分劳动的RBC理论经济模型中,并通过模型模拟得出能源价格变动会对产出、消费、就业、投资、资本存量等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这5项经济变量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P滤波法分解出它们的波动成分,对这5项经济变量从1986-2015年间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这对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之后以波动成分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能源价格-经济变量的VAR模型,验证了当前中国国情下能源价格变动的滞后作用对中国经济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并就相应结果提出对策建议,这对揭示出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整体影响的具体表现来说,具有一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