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玉子(Ficus awkeotsang Makino)为桑科榕属植物,雌雄异株,为我国特有。其瘦果制成的爱玉冻是种高贵的天然食品,人工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苗期及营养期很难从形态特征上来鉴别爱玉子的雌、雄以及品系,因而找到一种简单、迅速、准确的鉴别方法,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实验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爱玉子性别鉴别、爱玉子优良品系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为爱玉子栽培和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CTAB法进行改良,建立了适合爱玉子DNA提取的方法,获得了浓度和纯度都较高的基因组DNA。利用128个SRAP引物组合对爱玉子雌、雄DNA池进行扩增,从1228个扩增条带中找到一个雌性特异的标记Me5Em14-230,可用于爱玉子的早期性别鉴别。对福建省主栽的爱玉子品系(24个雌性品系,16个雄性品系)进行品系鉴别研究,结果表明:Me1Em8引物组合能够区分全部雄性品系,Me6Em6和Me3Em2双引物组合可以区分全部雌性品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雌、雄爱玉子各品系独特的数字化核酸指纹。进行Nei’s遗传距离的计算,并以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雌、雄爱玉子各品系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亲缘关系,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