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以河流砂体为主体储层的大面积分布的砂岩岩性气藏。本文研究了苏里格气田盒8、山1气藏储集层的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微观孔隙结构,对有效储层成因和主控因素有了深入的认识。针对低渗砂岩有效厚度薄、横向变化大、地球物理特征复杂的特点,运用叠置河道识别和储层含气性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储层含气有利区。
根据区域沉积格局和沉积作用特点,详细研究了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特征和分布,进一步认识了各层组的沉积特征。通过对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影响储层发育因素的细致研究,对砂岩储层的分布和发育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苏里格气田盒8、山1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储层具有“大孔隙、细喉道、分选差、排驱压力高、主贡献喉道小”的特点。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研究,对各组段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对主力储层控制因素的研究发现,主力储层的分布与发育受控于沉积相带及岩溶蚀作用。只有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相才能形成有效储层,粗砂岩主要分布在心滩、边滩微相和部分河道微相的底部。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因特征决定了砂岩大面积连片分布,但有效砂岩分布分散、连续性和连通性差的分布特征。有效砂体规模小,呈孤立状或窄条带状分布。
苏里格气田具有低孔渗、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多层叠置的特点,有效储层难度大。综合应用AVO技术、地震子波能量吸收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综合预测,叠置河道的分布区和交汇区是储层含气有利区,平面上Ⅰ、Ⅱ、Ⅲ类含气区相间分布,呈零散分布的特征,表现出强非均质性。地质研究与二维、三维地震解释相结合预测相对富集区,为气田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