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加之城市交通方式的不断革新让城市间的往来变得日益频繁,人们对城市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的需求逐步加强,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另一方面,鉴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所充当的重要角色及其在解决“城市病”方面的突出作用,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或正在规划建设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形成往往会成为一所城市新的核心增长极,商业办公、旅游文化、餐饮娱乐等各类用地设施将会应运而生,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了交通功能,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节点。然而,我国现有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大多存在功能单一,土地利用率低下,内部设施规模及周边用地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造成枢纽周边环境发展的极不协调。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发展,提升枢纽地区用地的使用价值和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功效,本文针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展开研究:首先,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等级结构作为枢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城市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等级类别划分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现有划分方法的不足,并从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角度出发,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所承担的功能为依据,提出一种新的等级结构划分思路。其次,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预测作为确定枢纽设施规模及选址布局等前期规划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枢纽的客流构成进行了深入剖析,将枢纽的客流分为对外交通客流、市内换乘客流和周边用地诱发客流三部分,然后分别对每部分客流提出了主要的预测思路和相关技术分析方法。再次,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互馈关系出发,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与枢纽周边用地整合考虑,并借鉴城市土地利用对人们出行行为影响研究成果,建立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说明。最后,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部设施规模及其周边用地规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前者主要通过客流需求分析部分的预测成果加之现有规范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得以实现,后者则考虑到枢纽和周边用地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借鉴TOD城市发展模式来构建基于枢纽周边用地量化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进而确定最终用地规模,并通过算例设计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DM)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
成本管理课题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尤其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更是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房地产成本调控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把关更为严格,管理房
目的:人脑胶质细胞瘤脑简称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它呈侵袭性生长,使得临床治疗困难,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是胶质瘤的高发国家,每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媒介和数字终端被用作记录与收发信息,数字图像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记录方式。而视频又是多帧图像构成,所以这就给研究视频的动态特征赋予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正在逐步迈向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各级医院相继上线运行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
通过对洛阳市2015~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时间特征,分别从年、季度、月3个时间维度来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洛阳市PM10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也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企业的服务质量。由于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
天然生物组织大多具有独特而又高度有序的微结构和特殊的化学组成,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人类牙齿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多级微结构的外骨骼生物组织,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
子空间聚类算法能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和不相关属性对聚类过程的干扰,从而提高在高维数据集上的聚类效果。已有的子空间聚类算法主要强调在各个子空间中簇的发现,通常忽略了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