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枯萎病是世界灾难性病害,极易传播,且危害严重,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防治,故在香蕉种植前香蕉枯萎病的预测预报非常重要。研究香蕉枯萎病危害程度与其病菌土壤种群密度的相关性对香蕉枯萎病防控策略及病害风险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开展了香蕉枯萎病菌鉴别培养基研制、鉴别培养基及常规PCR对香蕉枯萎病菌土壤种群密度的监测、PCR-RFLP方法对香蕉枯萎病菌土壤真菌区系的监测及香蕉枯萎病菌土壤种群密度与植株危害程度相关性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确定了香蕉枯萎病菌鉴别培养基KP,在土壤中定量接种106CFU/g香蕉枯萎病菌四号生理小种(FOC4)后,采用KP可从土壤中有效检测到FOC4,平板检测效率达95%。2.在接种后第64d,所有处理的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的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3.在香蕉根围土壤模拟接种10、103、106CFU/g FOC4,分别于接种10CFU/g后21d,103CFU/g后21d和106CFU/g后1d,KP就可以检测到FOC4种群;常规PCR能够检测土壤中FOC4菌落数大于1.7×105CFU/g。4.土壤初始接菌浓度越大,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或者危害程度越严重,接种后54d.61d所有处理危害程度均达到5级,初始浓度为中低浓度(10CFU和103CFU)时,在1-61d香蕉枯萎病菌土壤种群密度与病害危害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676和0.8292;初始浓度为高浓度(106CFU)时,香蕉发病快,病原菌危害程度等级高。5.利用PCR-RFLP在第14及第45d间隔一个月的监测中,香蕉枯萎病的种群密度在整体上对香蕉土壤真菌区系有较大影响,能抑制或促进不同的真菌类群生长甚至促进其转化为优势菌株;FOC4的所有特征条带出现频率随土壤接菌浓度的增大而增高;有些真菌类群在土壤接种中低浓度的FOC4后,能互相促进生长,在香蕉土壤环境中成为优势菌,而浓度高的接种对该真菌转化为优势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