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西部,区内工业与生活用水的主要是开采孔隙承压水,由此导致了较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近年来,颍河水污染形势虽有所缓解,但仍不足以改变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紧张形势。太和县经济开发区临颍河而建,占地32.1km2,水资源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预测规划水平年的需水量;在规划年2020年,开发区需水总量为8.22×104m3/d。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借助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傍河浅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结合开采方案,预测不同保证率年份下的地下水可供水量;在95%保证率年份,浅层地下水傍河水源地可供水量为0.8×104m3/d。利用区域典型枯水年实测数据,通过逐旬调节计算,评价颍河(耿楼闸上)可供水量;在95%保证率年份,颍河可为开发区提供的最大供水量为8.22×104m3/d。分析开发区污水构成,讨论中水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预测中水可利用量;在规划年2020年,开发区污水、中水可利用量分别为3.91×104m3/d、1.87×104m3/d。太和县经济开发区以医药、纺织等企业为主,企业对水质要求差别大,针对不同用水户对水质要求不同,提出多水源合理配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选;在有效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多水源合理配置,使水资源为开发区持续发展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