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建筑营造技术对后世的影响——以晋东南元代建筑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qiny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作为文化大省,“三晋文明”远播海内外,这里历史悠久,佛教、道教以及各类民间信仰在此地蓬勃发展,各地兴建各类祠观寺庙,数量巨大,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随着朝代更替,战火硝烟,但是目前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仍然十分丰富,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国保、省保、市县保以及未定级的文保单位已达到28000多处,在2013年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山西省以452处位居前列。  晋东南地区自古被称作“上党”,包括长治与晋城两个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452处国保中,长治地区有61处,晋城地区有63处,多数历史遗存集中于此处。这些国保中主要为宋、金、元时期遗存,宋金建筑的营造技术水平在中国建筑史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从现存的晋东南宋金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其不仅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营造技术水平,同时还兼具一定的地域特征;元朝时期,战乱频繁,建筑的发展基本属于停滞状态,很多地区的建筑营造都是基于宋金建筑的营造技术;晋东南地区经历了宋、金、元三朝统治,建筑营造收到自然、社会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该地区的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选取晋东南地区宋、金、元时期古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这一地区的发展概况简要分析,对于这一地区已研究出的宋金建筑地域性特征进行基本的总结,为研究元代建筑的传承发展做铺垫;其次先从宏观角度综述元代建筑在全国背景下的发展特征,然后结合晋东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已知的元代建筑进行单独的个体研究;由于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每一个研究个体不仅具有统一性,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之后的承上关系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其共性的问题;在分析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统一的发展规律的同时,与这一地区的宋金建筑营造技术特征进行比对,将建筑分别从整体形式、平面、枋、斗拱、梁袱结构以及屋顶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系统得阐述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对于宋金时期建筑营造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对所研究的内容系统、全面的进行深度总结,并分析其变与不变的各类原因,为该地区宋金元建筑营造技术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较为全面、完善的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满意程度,在注重社区发展的今天,居住区公共配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直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当你身处一个自然空间,视觉的净化,内心的宁静便不由自主的随之产生。自然带给人类发自内心的吸引力,因此,人类对自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
巨大的建筑能耗产生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建筑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已出台
城市工业区是以工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区域。规模较大、人员集中构成内容完善,是城市工业区突出的特征。生活区则是工业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以传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在人口和空间上的规模迅速增长。当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在空间扩张上的单一追求所
学位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作为国家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基地长期支持全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此同时,在繁荣的背后出现的却是更大的危机,许多小城镇的发展以
我们的先人精通生活之道、深合“混沌哲学”的精神,为世界建筑艺术宝库奉献上了东方建筑的瑰宝,为我们留下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崇高地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