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党委的重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高校各系统齐心协力,全员育人,更需要发挥大学生群体中的领头羊—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自我培养。当前,许多高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使用较为重视,但却容易忽视对他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本文将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干部和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专题访谈,调查学生干部的素质状况,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法,处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方式单一、培养内容不够丰富等。学生干部自我教育和素质提高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学生干部自我定位错误,当干部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是为了获得优先权;部分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一些学生干部文化基础薄弱,完不成学业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障碍,必须寻找加以解决的办法。  针对体育院校不少学生干部的素质缺陷,本文提出如下改进对策,体育院校要从培养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上改进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一要制定可行的培养目标,以增加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二要创新培养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及时产生互动,让学生干部明白自己的素质缺陷和弥补的重点;三要扩展培养内容,适时加入体育发展和体育精神积淀的内容,并注意在实践中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四要充分给予学生干部实践机会,明确自身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变得简单、快捷。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流通一时间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育人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理论社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个拓宽知识、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理
人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得到自由发展、平等对待,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发挥等人权的基本标准也逐步得到实现。人
《工商界》月刊是1953年5月全国工商联创办的面向全国私营工商界人士“对工商界有指导意义”的宣传刊物,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拥护我党和政府政策的先进资产阶级人物撰文,为促进
构建长效的城乡文化共建共享机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进,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广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