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控制的调查研究——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诠释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迁与发展,农村社会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激增与显现,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对农村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分析,本研究对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特征、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农村基层政府社会资本的薄弱有较大的相关性。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浙鲁地区普通农民为样本,从信任度、凝聚力、知情权、宽容互惠和官员素质等五个维度,对农村基层政府社会资本存量进行了量化评估。并结合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征,重点研究了农村基层政府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侵占农民的正当权益,与民争利;无视农民的利益诉求,官民良性互动的社会网络不健全等。   基于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本研究认为要防范、控制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必须从构建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建构农民与各级政府良性互动的社会网络,扩展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提升农村基层政府的社会资本,增强社会和谐与凝聚力,提高社会质量:建构第三方参与机制,扩展农民利益诉求通道;增加农民的政务信息渠道,遏制“上达下不行”的行政腐败;提升基层干部个人的社会资本,奠定社会网络沟通的情感认同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通过对河南省中部某地区中小学校中的251名在职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近年来,随着住房市场化不断发展和城市房价的迅速攀升,越来越多的城市贫困人群陷入到住房困难中,为保障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城市保障房政策适时推出,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设并完
自从基督教在我国农村恢复传播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信教群众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人群特征也从早期的“老年人口多、妇女多、文化程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如何使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又能使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在业成为了一条可选路径。这些60-69岁的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