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787年,美国国父们经过几个月的制宪辩论,最终确立美国宪法,建立以分权制衡为原则的联邦政府。但宪法的诞生并未化解既有的联邦主义和邦权主义的内在张力,两种要素在美国政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87年,美国国父们经过几个月的制宪辩论,最终确立美国宪法,建立以分权制衡为原则的联邦政府。但宪法的诞生并未化解既有的联邦主义和邦权主义的内在张力,两种要素在美国政体的产生和发展中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1782-1850),生于南卡莱罗那,是18-19世纪的美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他倡导建立大政府,增加税收,强大国力。但1830年后,在经历了政局的转变、美国开疆拓土、各方利益的重组后,他逐渐加深了自己对共同体的另一层理解。在面对联邦主义与邦权主义越发加深的冲突中,在南卡莱罗纳及南部各邦深陷的重重困境中,卡尔霍恩转为一个捍卫地方权益、反对联邦政府侵蚀的邦权主义者。他冒着牺牲政治前途的风险与杰克逊内阁抗争,反对欺压南方权益的关税条款,以宪法作为依据,拒绝执行联邦政府的关税条款。而后,废奴运动的兴起使南方陷入无法挽回的绝境。卡尔霍恩作为南方利益的捍卫者,在绝路中提出南方退出联邦的决定。本篇论文将详细剖析卡尔霍恩的政治思想,探明“两种多数”理论,解析基于复合多数原则的宪政思考。通过探析他的政治理念,接触他的政治实践经历,笔者试图揭开美利坚政体的双重内质。在本文最后一章,对“奴隶制”的探寻继而引向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一个政治之外的美利坚民族。
其他文献
基于机制药物研发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和发现可靠的药物靶标。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及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不少非酶蛋白被确定为药物靶标。这些非酶蛋白类药物靶标
美国的宪制结构经历了一系列变迁,触及其根本的重大变革有两个,一是费城立宪,二是美国内战所带来的宪法革命。美国内战是一场具有革命性质的宪法之战,内战的胜利者赋予了联邦
通过分析血液应激指标、胴体pH值和温度、胴体表面损伤、预冷损耗、色泽、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质构特性及PSE肉(pale,soft and exudative meat)发生率等指标,探究春、
分别对BX型、1 70 0X型金属丝网波纹填料进行流体力学性能和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2种填料的分离能力均较高 ,BX型填料通过能力大 ,操作范围宽 ,1 70 0X型填料只适合在低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客观条件。储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现有文献对储能作用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削峰填谷、平抑功率波动及提高
“广州英语”是中英通商导致的洋泾浜英语,它是中英语言接触的产物。作为当时中外通商的通用语言,“广州英语”的使用者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这些使用者基本上都与对外贸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空间观念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第二,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功能的发现,以及各种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实现,药物靶标已经成为了现代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如此,药物靶标发展领域仍然有一系列科
通过对噬菌体侵入细菌的主要特点和感染途径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控制和减少噬菌体感染的措施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