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逆转录因子OsAP22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7%。目前,干旱、盐渍等非生物逆境遍及世界各地,己成为威胁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提高小麦抗逆性、创造抗逆新品种,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OsAP22基因属于AP2/ER、抗盐能力,育成抗逆新品种。共获得TO代转基因植株187株,经PCR检测,共有阳性转基因植株5株,转化率为0.32%。采用传统自交方法获得转基因纯合株系,工作量大、周期长,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对T2代植株进行检测,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铁炭内电解法对辽宁省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并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生化处理后的该渗滤液进行了后续强化处理,同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发现,铁炭内电解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于晚期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不但可以去除一部分COD和色度,还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经预处理后的渗滤液可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勿需进行稀释,使生物处理的负荷大大提高。试验考察了
杂环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化学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异噁唑、喹唑啉、吡啶结构单元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构建模块。本文开展了炔参与构建异噁唑、喹唑啉、吡啶衍生物研究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研究了PIFA([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促进的肟与二炔的[3+2]环加成反应,成功构建出一系列异噁唑衍生物。反应以PIFA为氧化剂,CF_3CH_2OH/H_2O为溶剂,最高收率可达94%。反应适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