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天线的OFDM自适应多业务传输系统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对业务传输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 OFDM技术以其良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干扰的能力有望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分级多业务的小波包变换多载波系统信源信道联合分配方法的研究” (项目编号:60372084)的资助。本文将OFDM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自适应天线阵列用于OFDM系统的接收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抽样矩阵求逆(SMI)算法,利用加窗的子载波分组法对天线阵列进行最优权值的估计。大量的仿真结果证明较之于传统的OFDM系统,采用自适应天线的OFDM系统能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性能。本文利用天线权值计算出的信噪比(SNR),在各个子载波上进行自适应的比特分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由于OFDM系统可以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从而为面向多业务的传输系统提供了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途径。 本文打破了传统的对业务按应用类型进行粗分级的做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的数据业务分级传输的新设想,根据延迟约束将数据业务分为不同的优先级,然后再根据无线信道的实际衰落情况,自适应、动态地为经过分级的数据业务分配子载波/比特/带宽等无线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频率资源全部有效地用于传输各种业务。
其他文献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中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具有其他识别技术不具备的很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多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下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融合了计算机,多媒体,通信和网络等多项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编码端负责图像的采集和编码,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设
图像拼接技术是将存在重叠部分的数幅图像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图像配准和图像变换,最后重采样和图像融合形成一幅包含每幅图像信息并且视角更宽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在实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声纹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活体检测技术产品相继面世并受到人们的追捧。此类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一些领域内提
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编程逻辑、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普及,使得我们用软件无线电的思想来实现GPS接收机变为可能.国外不少接收机的专业开发公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
目的 分析社区人工流产术中人流不全的常见原因诊断,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卫生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960例,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