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10年到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药敏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送检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实验室的各类标本(痰液、尿液、脓液、血液、大便、胆汁、胸腹水及创面或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及药敏资料,用WHONET5.6及SPSS17.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2010-2013年我院感染科实验室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707株,其中男469例,女238例,男:女=1.96:1。患者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56±17岁,大于或等于60岁者占54.7%,其中60-69岁者125人,70岁者262人。707例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是6月份至11月份。②细菌分布:2010-2013年四年期间我院感染科实验室共检出5931株病原菌,其中肠肝菌科细菌有3711株,肺炎克雷伯菌有707株。肺炎克雷伯菌在肠杆菌科细菌的平均比例为19.1%,各年度的比例分别为20.8%、16.8%、18.7%、24.7%。临床上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尿液、浓液、分泌物,分别占58.8%、10.5%、8.3%、5.5%、8.2%,其中ICU有162株,占22.9%,内科病房321株,占45.4%,外科病房211株,占29.8%。③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70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276株,阳性检出率为39.0%,各年度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8.8%、36.4%、38.1%、48.9%。④药敏结果:近4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率变化如下: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达97.3%,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40.9%,对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4.8%、10.2%、12.3%。对一~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波动在30.9-51.1%间。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5.9%,4.1%,13.6%。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32.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波动在25%左右。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在增加,其占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逐年增加,这应引起重视,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