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印度洋地区合作安全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中印关系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现阶段,中印关系呈现缓和上升态势,未来中印关系发展存在两方面挑战,既有传统因素的挑战,也有现实因素挑战。其中中印在印度洋出现的安全“困境”将是现实因素挑战的重要方面。中国出于经贸和能源利益的需要,进入印度洋成为必然趋势。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采取敌视态度,将中国进入印度洋看成其战略威胁。这种矛盾导致中印在印度洋存在“困境”。这种“困境”并非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在印度洋活动极为谨慎,防止刺激印度;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警觉和抵制是由对中国战略误解造成。中国现阶段的海洋利益主要体现在近海的东海和南海范围,这里涉及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将是中国最重要的利益区域,印度洋并非涉及中国的主权利益。因此,中印在印度洋所面临的“困境”,可以有效化解,合作安全思维为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合作安全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安全模式,其内涵是通过多方面合作达到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合作安全的对象很广泛,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等;形式较为开放,可以是双边、三边和多边。合作安全理论催生了欧盟和东盟两个较为成功的范式,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积极倡导该模式,充分利用该机制平台,处理国际事务,开展地区和国际合作。合作安全理论目前虽然还不完善和成熟,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合作安全将会受到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印印度洋“困境”的分析,试图通过合作安全这一模式,为这种非结构性分歧提供一种解决路径。现阶段,中印开展合作既存在有利条件,也有阻碍因素。中印经济结构的互补,悠久的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的发展需要都为中印在印度洋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美、日等大国进入印度洋,导致印度洋三边关系复杂多变,对中印开展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中印双方只有淡化传统问题的政治影响,积极寻求经济务实合作,才能推动中印关系的全面友好发展。
其他文献
由大公司支付的跨国贿赂因其涉及金额巨大、危害深远而逐渐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反企业腐败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国际性难题。国际组织注意并注重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反
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行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因为它们不仅是市民社会的基础性力量,同时也是政府失败、市场失灵和合同失效的有效替代。或许正由于行业组织在社会转型时期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使命、人们给予了太高的期望,使得行业组织变得有些性质不明、身份难辨。为了弥补法学研究的这一缺憾,为了给正在被政府侵权的行业组织和正在被行业组织侵权的相对人一个合理的解释,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渠道,鉴于理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是由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环节构成的,其中,侦查处于基础性环节。无论从诉讼程序启动的角度看,还是从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实现的角度看,侦查环节在整个
提出一种新的结合部参数识别方法,用于识别齿轮轴横向弯曲振动结合部参数,在这一识别过程中成功地把理论模态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法结合起来。 A new method for parameter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