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继承了巴黎气候大会的合作精神,重点放在履行碳减排承若的行动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雾霾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一系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得以召开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亦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我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战略目标,并表示将采取具体措施把碳减排落实到行动上。在诸多行业中,我国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制造行业,尽管我国制造业产业跃居世界第一,但仍是出口导向型和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表现出“大而不强”,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制约使得制造业急需进行产业升级,进而达到碳排放量减少的目标,促进低碳经济的实现,其焦点是进行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改进,实现突破性创新。所以,制造行业需要积极发展低碳技术,使其具有突破性创新的特质,来促进产业升级,进而实现碳减排,是我国履行承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的重要实现路径。对此,本文以制造业产业升级条件下的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各个创新机制协同运行效果、创新机制整体协同运行效果和产业升级与创新机制协同效果,明确其发展阶段,提出针对性意见,这样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的实现。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出发对制造业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机制展开研究,而研究背景是建立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对有关制造业产业升级、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和创新机制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确定产业升级维度和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其次,构建了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机制结构模型,它是建立在产业升级基础之上的,并对各个机制要素进行详细叙述;再次,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了创新机制运行效果评价体系,确立了各个创新机制和产业升级的评价指标,并以5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实证分析各个创新机制协同运行效果、创新机制整体协同运行效果和产业升级与创新机制的协同运行效果。最后,针对实证结果,以提升制造业的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针对各个创新机制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