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海运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从二维图像获取三维空间信息必不可少的步骤,被广泛用于三维重建、导航、视觉监控等领域,因此其相关理论研究目前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摄像机自标定技术通过图像本身的特征求解摄像机内参数,传统的摄像机标定技术是离线的,而摄像机自标定技术是在线的,因此摄像机自标定技术具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文充分利用摄像机不同运动下获取的数据信息,使用合理的最优化准则,借鉴各种先进的算法,进行不同的摄像机运动下的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吴福朝—胡占义摄像机线性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算法与新摄像机线性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算法研究及其性能分析;从一运动组下的双正交平面进行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三种算法研究及其性能比较;基于模型用单视图进行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算法研究。并行于这些算法,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不但减低了最小实现条件,而且计算大幅简化、性能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本文中假设摄像机模型为经典的针孔模型,即摄像机内参数矩阵为五参数模型。吴福朝—胡占义的算法是利用每组运动下的匹配点对集合计算其极点与基本矩阵,在此基础上最优估计两运动组下的单应性矩阵,再求解内参数阵,并进而进行三维重建。新算法同时利用单应性矩阵和极点提供的信息,仅利用一运动组求解摄像机内参数并进行三维重建。新算法较吴福朝、胡占义算法有明显改善,算法较简单,运行时间大大缩短,更适合在线标定的场合。同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真实图像实验,结果也证明新算法性能较好。从一运动组下的双正交平面进行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算法,是利用运动组下两正交平面上的点对集合最优估计有限远平面单应性矩阵和极点,在此基础上计算无穷远平面单应性矩阵,从而求解内参数阵,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求解极点的方法不同,分为三种不同算法,仿真实验数据表明这三种算法的性能相差不大。基于模型用单视图进行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算法是在已知单视图数字特征点与对应模型位置的条件下,求解其单应性矩阵和内参数阵,最后进行三维重建。该算法的仿真实验结果较前面的算法好,所需时间最短。应当指出的是,该算法是完全新的。它是传统的用已标定单视图的基于模型的三维重建算法的推广。 本文对摄像机自标定及三维重建几种算法及其最小实现条件进行了研究和实验,新算法和基于模型算法的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因此本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由于计算误差的影响,各种算法在噪声较小的情况下均受到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轨距是最基本的轨道参数之一。自有轨检车以来,轨距一直是检测的一项内容。如果轨距不能精确的检测,将会造成重大的铁路安全隐患。为了适应快速、重载的需要,确保列车安全、平稳
无线定位技术是近几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其中基于时间的定位技术由于相对较高的精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基于网络的无线定位中传播环境复杂多变,多径现象普遍存在,并成
随着水下激光技术和科学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海底地貌绘制技术日益成熟,采用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远作用距离的蓝绿激光距离选通水下成像系统,对海底进行探测,获得一系列多距离图
介绍了网格概念、相关标准、技术、研究现状等,搭建了小规模的网格系统原型并用于并行计算实验教学、网格研究等;提出了一种城域范围内基于网格技术的跨集群异构VOD系统实现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抗多径衰落特性,可以获得高速数据和高频谱效率,适合无线环境中的
近年来,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成为电信产业的聚焦点,开发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来支持话音业务和日益重要的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已经成为众多电信运营商的战略目标.下一代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发表观点和评论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信息中蕴涵着极高的价值亟待人们去挖掘研究。现在最热门的社交网络、电子商
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是目前研究较广泛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之一。它以理论新颖,解码快捷而倍受关注。 本文简单阐述了分形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并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分形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