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心理应激加剧,应激性高血压在高血压发病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这使得对应激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APJ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存在高度的同源性,Apelin为其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密切相关。已有文献报导,Apelin基因的多态性与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而在SHR, rVLM中功能增强的Apelin/APJ系统促进了自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那么该通路是否也参与了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呢?针刺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针刺降压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得到广泛应用。有文献报导针刺可通过调节rVLM中某些信号通路发挥降压作用,那么参与高血压发病的Apelin/APJ系统是否也是针刺降压的作用靶点呢?本课题的假设为:应激可导致大鼠rVLM中Apelin/APJ系统活性增强,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病,而针刺可通过调节该活性增强的信号系统发挥降压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体重250-28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应激性高血压组(SIHR)、电针组(SIHR+EA)和假电针组(SIHR+SEA)。Control组动物给予正常饲养,SIHR组动物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方式连续应激14天,SIHR+EA组和SIHR+SEA组动物在应激的第10~14天选取经应激后血压较应激前上升20mmHg以上的个体同时附加电针或假电针治疗(电针采用足三里穴,假电针采用非穴位组织)。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技术主要有脑灌注固定、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中枢微量注射及中性红染色等。造模过程中用尾压仪监测各组动物的血压发现,从应激第3天起SIHR组、SIHR+EA组、SIHR+SEA组动物与Control组动物相比血压开始升高并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但在电针治疗开始后,SIHR+EA组血压开始较SIHR组、SIHR+SEA组下降,并于电针第3天开始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电针第5天,即应激的最后一天,SIHR+EA组血压与Control组相比,虽然存在升高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2);SIHR+SEA组血压与SIHR组相比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各时间点p值均>0.05)。造模完成后,各组股动脉收缩压统计结果显示,SIHR组动物股动脉收缩压(160.58±3.32mmHg)较Control组(116.00±2.00mmHg)显著升高(p<0.01),而SIHR+EA组(119.69±284mmHg)较SIHR组显著下降(p<0.01),但SIHR+SEA组(159.92±301mmHg)与SIHR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9),SIHR+EA组与Contro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2)。这说明该应激性高血压造模方法可靠,电针的降压效应确定,而假电针无降压作用,各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可用于后续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rVLM中Apelin、APJ受体表达的结果表明:Apelin在SIHR组大鼠rVLM中的表达(神经元计数和相对光密度值)较Control组大鼠显著增加(p值均<0.01);Apelin在SIHR+EA组大鼠rVLM中的表达较SIHR组大鼠显著下降(p值均<0.01),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虽然偏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82,p=0.89);Apelin在SIHR+SEA组大鼠rVLM中的表达与SIHR组大鼠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84,p=0.79);APJ受体在各组大鼠rVLM中的表达(神经元计数和相对光密度值)相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2,p=0.96)。这提示在SIHR的rVLM中,Apelin/APJ系统活性很可能是增强的;而在SIHR+EA组大鼠,电针很可能是通过抑制rVLM中Apelin/APJ系统活性来发挥降压作用的。利用中枢微量注射技术,研究中观察了Apelin在各组大鼠rVLM中的升压效应,以及间接了解了各组大鼠rVLM中APJ受体总体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同浓度同剂量Apelin在SIHR组大鼠rVLM引起的升压幅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在SIHR+EA组大鼠rVLM引起的升压幅度显著低于SIHR组,但与Contro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SIHR+SEA组大鼠rVLM引起的升压幅度与SIHR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这提示在SIHR组大鼠rVLM中APJ受体总体活性是增强的;在SIHR+EA组大鼠,电针治疗可降低已增强了的APJ受体活性;但在SIHR+SEA组大鼠,假电针没有这一作用。综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Apelin在rVLM的升压作用背景,提示在SIHR rVLM中Apelin/APJ系统活性是增强的,且该系统活性增强促进了应激性高血压模型的发病。而在SIHR rVLM微量注射APJ受体拮抗剂(Apelin-13,pGlul,Alal3)观察到,单独注射APJ受体拮抗剂无明显降压效应,但在rVLM微量注射APJ受体拮抗剂2分钟后,再注射Apelin,可显著减弱外源性Apelin在SIHR rVLM的升压效应。综合以上结果,本课题的结论为:rVLM中Apelin/APJ系统活性增强促进了SIHR的发病,但该机制可能不是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电针可能通过抑制rVLM中增强了的Apelin/APJ系统活性发挥一定的降压作用,但该机制可能不是针刺降压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