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电影产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本国GDP增长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本国的文化软实力。美国作为全球电影产业最为发达的地方,以10%的电影产量取得60%以上的全球电影票房。2014年,北美电影市场票房达到104亿美元,而海外总票房接近200亿美元,电影贸易存在巨大的顺差。而我国电影贸易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2014年我国进口的80部电影攫取了134.84亿的票房,而国产电影海外的销售收入仅为18.7亿元,电影贸易逆差严重。在这种环境下,本文对我国的电影贸易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电影贸易的特点、电影的产业链等进行了研究,电影贸易具有文化折扣、受政府管制性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外部性等特点,电影的产业链主要从传统电影产业链(包括制作、发行和放映)和大电影产业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电影产业链研究时发现,我国电影产业链的拓展能力较弱,电影的营收方式比较单一。之后,文章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主要有技术差距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然后,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影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现状主要从进口电影、出口电影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原因主要从制作、发行、产业链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电影贸易逆差严重,国产电影的海外竞争力远远低于进口电影的竞争力,并且电影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之后,本文以2002年—2014年的半年度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电影贸易逆差额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GDP、主要贸易国(美国)的GDP、观影人次、银幕数量与电影贸易逆差额存在协整关系,其中我国的GDP、美国的GDP、观影人次与电影贸易逆差额呈正相关关系,银幕数量与电影贸易逆差额呈负相关关系。并且,我国的GDP、美国的GDP、观影人次、银幕数量均与电影贸易逆差额互为因果。最后,根据我国电影贸易存在的问题,从电影产业内部和产业外部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电影产业内部的措施主要有:制作公司提高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发行公司要提高营销水平;拓展电影产业链,增加回收渠道;抓住互联网经济的大潮等。电影产业外部的措施主要有:逐步取消电影审查制度,增加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