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内涵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人的自然观影响着人的劳动观念,而人的劳动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和生态问题密切相关。马克思提倡的是合乎生态的劳动,批判的是破坏生态的异化劳动。因此,研究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内涵,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引起生态学家的关注,并促使他们寻找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被视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而饱受诟病,与此同时,马克思的自然观因为被视作“人类中心主义”而受到生态学家的批判。批判主要集中在两点:1.马克思忽视自然的价值;2.马克思主张人对自然的支配。批判的核心问题就是马克思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一直立足于劳动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成为对生态学家进行回应的关键。为此必须考察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并且对其中蕴含的生态内涵进行解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2.劳动是人的尺度与自然界尺度的和谐统一;3.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基于此,对生态学家的批判作出回应,分别是:1.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VS马克思忽视自然的价值;2.马克思强调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VS马克思主张人对自然的支配。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证明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不是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结合,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然而,这是马克思理想状态的劳动,事实却是,在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生态批判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指明了化解生态危机的出路。马克思提倡的是一种合乎生态的劳动,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迪;而马克思对生态危机真正根源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本性的揭露,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打破了国界区别,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随着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渗透,我国出现了一些负面舆情事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批评。在二次元文化
<正>近10年来,我国15及16岁青少年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占到了全国青少年犯罪案件总量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是我国的重刑主义思想,即国家的刑事政策就
发生在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水分、热量和动量交换的过程,称之为陆面过程。借助于不同复杂程度的陆面模式进行模拟是目前陆面过程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
该文简单介绍了最值定理以及应用最值定理求函数最值的步骤。并结合例题讨论了在诸如物理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等不同领域中如何应用最值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更好、更快
以大河气象站为代表站,对2014年7月-2018年6月巴里坤机场风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里坤机场主导风向受地形影响,白天盛行W风,夜间盛行E风;(2)巴里坤机场风速具有
韩国引进“萨德”的事还没个了断,听说日本又要来凑热闹。最近有新闻说,日本要在4月举行的日美“2+2”会议上讨论引进“萨德”一事。$$说起来,日本想要“萨德”的心思,其实很早就
报纸
军队医学院校人员是未来联合作战和非战争行动中的主要卫勤医学保障人员。基于保障要求和完成部队随行任务的需要,军队院校卫勤医学保障人员的体能素质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体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是植物中大量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结合蛋白,具有抗茵防御功能。分析黄瓜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基因nsLTP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细菌性角斑病菌浸染过程中的表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行业,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与生产中,煤炭占据了70%以上,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保证煤炭行业供应链运行的安全,对保障能源安全有着重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