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2001年~2007年79例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患者,总结UC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中药水疗治疗UC的效果,以提高UC诊治水平。 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2001年~2007年79例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患者,总结UC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中药水疗治疗UC的效果,以提高UC诊治水平。 方法:在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住院病例中选择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79例,其中运用中药水疗的患者有70例。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均为活动期病人。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中药水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UC的临床特点。 结果: UC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39岁多发。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多见。本组病情以中度为主,慢性复发型患者占多数,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受累多见。随着病变部位范围的增加,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趋势;轻度患者中累及全结肠的占13.64%,而重度患者中累及全结肠的占45.45%。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浅溃疡为主,肠粘膜活检以慢性炎症为最多见。在70例给予中药水疗治疗的患者中,2例短期自动出院,其余68例,8例未愈,60例好转,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副作用,总有效率为88.23%。病变累及直乙状结肠的患者,水疗的疗效明显好于病变累及全结肠的患者,水疗初发型与慢性复发型的疗效明显好于慢性持续型患者,水疗轻型和中型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重型患者。 结论:UC的预后较好,采用水疗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解毒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血浆TXB2的影响,为中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本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地加强,各行各业对于精通东南亚各国语言的小语种人才需求很大。而很多国内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越南语、泰语等小语种专业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越南语专业为例,各个院校开设的越南语课程和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为高年级的学习和实习工作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开设的课程通常包括:越南语语音、基础越南语、越南语口语(越南语会话)、越南语
一、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定义及分类 专门用途英语(ESP)起源于2O世纪60年代后期,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1]。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具备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2]。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有三分法和二分法。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观点,专门用途英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教学与词汇教学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外合作教育背景下雅思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
一、引言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职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由开始的喜欢,到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学起来吃力有了挫折感,逐渐对英语学习感到畏惧甚至厌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看到阅读就头疼,不愿看甚至拒绝看。布鲁姆认为,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得学生,比那些缺乏感情、自信和乐趣的学生,或比对外语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富有成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中小学规范办学‘五严’要求”的贯彻落实,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核心的问题。为了迎合当前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凸显“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除了搞好平时的英语教学外,做好初中学生课堂和课外的复习教学也是关键之一。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方法,在无限的课外学习中运用复习方法高质量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是摆在初
一、对“互动、自主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高中英语开始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这套新教材除了必修内容外,还有选修内容,新教材不仅容量大,而且难度大,对每个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困难就更大。对于学生而言,第一大困难是单词量增大;第二大困难是课文的难度加大,掌握起来更困难。对于老师来讲,第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地输入单词量;第二大挑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图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