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从微观上人与人之间到宏观上国家与社会之间,宽容一直是维持这两层关系和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教导人们相互之间应该宽容以待,相互包容,君主应该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在西方世界,宗教宽容是现代政治肇端的重要因素,政治宽容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道德层面的宽容使个人对异见保持容忍和理解,制度与行为层面的宽容可以使人们的主体性充分释放。虽然人类历史上战争、冲突、灾难等不幸都与不宽容如影随形,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总体趋势上是一个由不宽容走向宽容的过程。近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生使政治宽容的理念深入人心,也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政治不宽容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政治不宽容,又为人类社会指出了彻底的宽容之路:消灭私有制,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宽容与自由同行,宽容的结果是自由,自由的前提是宽容。自由着眼于目标层面,政治宽容着眼于问题层面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层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人的自由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理念从本质说也是政治宽容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带来的阶级对立、压迫和剥削,资本家的财富和工人阶级的赤贫之间的对立等不宽容表现,是导致人不自由的问题所在,消除私有制使所有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是实现政治宽容的途径,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最终实现政治宽容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宽容思想不是他们理论文本的自我呈现,有着明显的解释学特点,需要在总结、整理与阐释中发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宽容理念,从坚持群众路线,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无不体现着中国在政治宽容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政治宽容的理念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有事好商量”、“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成果、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等无不体现着政治宽容的理念,政治宽容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宽容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宽容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个多世纪过去,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宽容思想依然熠熠生辉,仍然为我们消除政治不宽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着源头活水。